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医药防治失眠有优势
作者:刘智利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 8:29:5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人生的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人的生理需要,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38%的人群存在各类睡眠问题。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睡眠门诊部主任肖守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失眠是一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引起抑郁、失能、事故发生的疾病。如何管理好我们的睡眠,怎样科学地面对失眠,应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几年关注睡眠、主动治疗失眠人数的增多,人们尤其看好中医药对睡眠失常的治疗。

  失眠的病因

  肖守贵主任说:“睡眠为心神所主,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这种规律一旦破坏,就可导致失眠,即不寐。”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涉及多个脏腑,如心、肝、脾、肾等,主要病变在心,与心神的安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心藏神,心神安定,则能正常睡眠,如心神不安,则不能入睡。不论是心经病证,或者脾病、肾病、肝病及胃病影响于心,均可导致失眠。在临床中失眠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在一定条件下,虚实可以相互转化,彼此相互影响,形成顽固性失眠。

  失眠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对失眠缺乏正确认识:失眠者睡前自我紧张是最大的问题,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于是强制性地数数字、听钟表声,反而加重了失眠。

  滥用安眠药:很多人一旦出现失眠,就自己服用安眠药,而不分析引起失眠的原因,长期超量服用安定类药物易成瘾,若停药时,即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等,甚至出现视、听幻觉及被害妄想等严重症状。

  临床误诊:失眠者中,患有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这说明很多人的失眠只是焦虑、抑郁的一个症状。事实上一些顽固性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肖守贵认为,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就不应诊断为失眠症。

  中医药治疗显优势

  中药治疗有三大优势:一是全身调理,失眠是由很多原因引发的,用中药可治本,同时针对主症和兼症一起治疗,如耳鸣、头痛等。而西药只对症,治的是标;二是中药没有副作用,有些西药在治疗失眠的同时往往伴有头晕、头痛、口干等副作用;三是中药没有耐药性,久服也不易出现依赖性。而失眠者对西药常常产生依赖性。

  中医辨证七疗法:①早期失眠:可采用疏肝理气、安神的方法;②肝郁气滞:宜采用清肝泻火、安神之法;③顽固性失眠:往往痰火内扰伴有头晕,可用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加减;④亚健康引发的失眠:由于生活不规律、压力过大引起的失眠主要用二仙汤(仙鹤草、仙灵脾)加镇惊安神的中药,如合欢皮、龙骨牡蛎、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等;⑤女性失眠者:如胆小、易激动、盗汗用甘麦大枣汤加味(甘草、淮小麦、大枣百合知母等);⑥消化不良导致的失眠:常用加味保和汤(神曲山楂茯苓麦芽半夏甘草等)加苍术黄柏治疗;⑦单纯性失眠:用二蝉汤(蝉蜕、僵蝉、枣仁、元胡),如身体虚弱可用归脾汤(白术茯苓、龙眼肉、黄芪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远志肉、当归等)加减。

  针灸辨证治疗:主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对心脾两虚的失眠者主要取穴:心俞、脾俞足三里;对阴虚火旺的失眠者主要取穴:太溪、大棱、肾俞、心俞;对肝郁化火的失眠者主要取穴:肝俞、大陵;对胃腑失和的失眠者主要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对心胆气虚的失眠者主要取穴:心俞、胆俞、阳陵泉、丘墟。

  辅助治疗五法

  泡脚按摩法:可用广藿香肉桂、石菖莆、红花丹参夜交藤远志7味中药组成足浴方剂睡前泡脚;若有内服汤剂,可将药渣加水煎煮后,适当加入透皮中药,将此药去渣留汁放入足底按摩器中,让药液上达三阴交穴以上部位,开启足底按摩程序,调节适宜的温度泡脚,可持续20~30分钟,每日1~2次。

  敷脐疗法:①丹硫膏(丹参远志石菖蒲、硫磺各20克研细末,取2~3克加入白酒调成膏状)贴敷肚脐,每晚一次。②交泰丸(黄连肉桂各等量研细末,蜜调为丸,约1克)每晚1粒,填脐内,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者。

  敷足疗法:用磁朱丸(中成药)捣碎,敷在涌泉穴上。

  耳穴贴压:以神门、失眠、镇静、心、脑、晕点穴为治疗失眠症的主穴。

  皮肤针:沿头、背部督脉膀胱经轻度叩。

  肖守贵建议,易失眠者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中医讲睡眠就是阴阳相交,晚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过了子时才睡,一天的阳气上升,容易导致失眠。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