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产后腰痛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作者:文登鹏 任… 文章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2-28 15:05:0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傅青主女科》曰:“胞脉系于肾, 腰为肾之府, 产后劳伤肾气......或虚未复而风乘之也”。《沈氏女科辑要》云:“此症多血虚, 宜滋养, 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 则养血为主, 稍参宜络, 不可峻投风药。”中医认为, “产后多虚多瘀”, 认为产后腰痛是由于产后脾胃虚弱, 冲任失和, 气血两虚, 不荣则痛;复感风、寒、湿邪导致经络阻滞, 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1,2,3,4]。针对上述病因, 现在治疗产后腰痛的方法主要有中药、藏药、针灸、推拿和其他疗法, 下文一一介绍: 1 中药疗法 陈雄[5]等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将独活、怀牛膝、桑寄生、熟地、杜仲、威灵仙、白芷、姜黄、川断、防风、川芎、当归、伸筋藤、络石藤、全蝎、桂枝、细辛等中药研成细粉, 再配合还原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磁石、水、高亲水树脂混合均匀, 制成贴剂来治疗38例妇女产后腰痛, 有显著效果。 刘蓉[6]采取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产后气滞型腰痛32例, 目的在于取其疏肝理气、理气止痛之效。方中柴胡功善疏肝解郁, 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 川芎活血行气而止痛, 二药相合, 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 并增强行气止痛之效;陈皮、枳壳理气行滞, 重用芍药、甘草养血柔肝, 缓急止痛。兼淤血者, 加用桃仁、红花、延胡索;兼寒湿者, 加苍术、桂枝;兼风湿者, 加防风、秦艽;兼湿热者, 加黄柏、栀子、薏苡仁;兼肾虚者, 加杜仲、熟地、续断;诸药合用, 共奏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补肾强腰之功, 所以在临床上受到重用, 效果显著。 刘易涛[1]采用自制中药活血止痛方:当归、肉桂、川红花、川牛膝、金毛狗脊、桑寄生、制乳香、制没药、伸筋草、透骨草等药经过加工制成药液熏洗患部, 再配合辩证中药汤剂治疗妇女产后腰痛, 目的在于取用自制活血止痛方的补肝肾强筋骨、补血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同时借助热辐射作用于腰部, 治疗效果显著, 作用持久, 患者舒适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姚建斌[7]认为妇女产后腰痛多以肾虚腰痛、风寒腰痛、血淤腰痛为主, 故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64例产后腰痛病人, 其中肾虚腰痛36例, 风寒腰痛20例, 血瘀腰痛8例。以祛风活血、温阳补肾止痛为治则, 药物采用川乌、草乌、牛膝、川芎、半夏、大黄、乳香、没药、当归、杜仲、羌活、威灵仙等12味中药, 用5000mL水将上述药物浸泡1小时, 然后熬至1000mL, 浸湿毛巾, 敷布患处, 并用离子导入机刺激疼痛部位, 每次30分钟, 10次一疗程。临床治愈33例, 好转2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5.3%。此方药中诸药合用能起到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浊利关节的作用, 同时配以离子导入, 以电流为动力, 将药物有效成分直接导入病痛部位, 使局部始终保持较高浓度, 增加了药物的渗透力, 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 有利于病变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吸收, 从而起到止痛并促进功能恢复, 是目前治疗产后腰痛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2 民族医药疗法 丁祥书[8]报道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产后腰痛患者,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其中一组给予二十五味珍珠丸、二十五味鬼臼丸、十一味能消散、五味麝香丸, 另外一组给予二十五味槟榔丸、八味主药散、五味金色散、六味能消散和八味沉香散。两者均以30天为一疗程, 经过治疗之后, 20例产后腰痛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 75%患者疼痛完全消失, 25%患者腰痛症状轻微。藏医学认为, 西医学生理性缺钙和中医学分娩失血引起的血虚和外感和藏医学“隆”紊乱引起的腰痛病机有相同点, 西医学腰肌劳损、盆腔组织损伤与藏医学“赤巴”紊乱引起的腰痛病因病机有相同点, 西医学肾积水和中医外感又与藏医“培根”失调引起腰痛的病因病机有相似之处。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