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多汗症的中医防治 |
作者:主任医师… 文章来源:大众卫生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0-10 16:55:0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汗症涉及很广,阴阳、脏腑、气血、经络均与汗有关。外邪、情志、饮食、劳伤均为致汗之因。表里、寒热、虚实亦均有汗症。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外感汗出 外感初起,风邪所犯者,治宜散风和卫,方用桂枝汤。证见背项强疼者,可用葛根汤。骨节痛烦,风湿相搏,或身重微肿者,宜防己黄芪汤。 内伤汗出 阴虚盗汗或自汗者,均宜滋阴,佐以清火,方用当归六黄汤、四物黄柏汤。阴虚兼阳虚,而见盗汗或自汗者,宜在益阴方中加黄芪、人参、白术等。或用多汗汤:黄芪、党参、龙骨、牡蛎、龟板、鳖甲、枸杞、珍珠母各30克,龙眼肉20克,五倍子、五味子各15克,防风、乌梅、桂枝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知柏地黄丸、参松养心胶囊口服。 痰湿自汗 症有头目眩晕、胸闷头痛、干哕恶心等症,宜理气化痰、调和营卫,应用调卫汤、玉屏风散。 战汗 乃疫邪先传表后传里,高热而恶寒,战汗,精气输泄,可致脉静身凉。可用凉膈散、柴胡清燥汤。 脱汗 面无神色,唇白,表里无阳证,喜热饮,稍冷则畏,脉微欲绝,自汗大汗,多见虚脱症。宜回阳救逆,方用参附汤、生脉散加减:黄芪、丹参、杭芍、龙眼肉各30克,麦冬、黄精各20克,五味子、白术、云苓、桂枝、当归、玉竹各15克,人参、附子、阿胶、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人参丸、桂附丸口服。病重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