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古代中医口腔健康问题用药选议
作者:陈国宝 朱…  文章来源: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9-14 9:18:4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4 古代中医用于口腔疾病的动物药

除矿物药之外,古人还用到一些动物药来治疗牙痛等口腔疾病。用到的动物药涉及鳝鱼、熊胆麝香、蚺蛇、蟾酥、蜘蛛壳、蜗牛壳、地龙、马悬蹄、虎须、猪尿、白马尿、雄雀屎等十多种。

《本草衍义》中记述: 虾麻( 通蛤蟆) 多在人家渠堑下,大腹,品类中最大者是。取眉间有白汁,谓之蟾酥。有人病齿缝中血出,以纸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立止。《本草蒙筌》中记述露蜂房: 水煎汁服治齿疼。鲫鱼: 纳食盐烧末,塞牙齿蛀。雄雀粪,名白丁香: 齿痛通用,屡试有灵。马悬蹄: 亦可煎汤,齿痛诚为要药。羊胫骨: 固牙齿疏豁易动,青盐略加; ( 即固牙散。) 《本草纲目》记述的方剂中有用到地龙、蜘蛛与麝香及其他药物共用治疗牙痛。对于使用动物药治疗牙痛的作用机理,笔者分析认为地鳖虫、僵蚕地龙全蝎等中药可通过减少以 IL - 8 为代表的细胞因子类物质、单胺类神经递质、PG、NO、超氧阴离子等外周致痛物质及诱导痛敏物质的分泌,减弱对疼痛传入神经系统的刺激,达到镇痛效果。蟾酥则有一定的痛感神经传导麻痹的效果。马悬蹄、蜗牛壳、羊胫骨等通过激活 BK、Ca 通道和降低 NO 水平来减轻啮齿动物的炎症和痛感。对于动物药在口腔健康问题中的应用,还有一味药较为有趣,那就是鼠骨。《本草纲目》记载: 长齿生牙,赖雄鼠之骨末( 其齿若年多不生者,取雄鼠脊骨,作末,揩折处,齿立生如故) 。牙齿肿痛: 老鼠一个去皮,以砂淹擦,三日肉烂化尽,取骨,瓦上焙干,为末,入樟脑一钱,蟾酥二分。每以少许点牙根上,立止。( 《孙氏集效方》) 《外科全生集》记载: 鼠头骨、鼠牙、盐。以上药煅存性,擦动牙,以疗齿动。

《回春录》记载有一个固齿散: 鼠骨( 一付,将鼠一个,不用毒死,只用打死者,面裹炮熟去肉,将面身等骨放新瓦上焙干,以黄色为度,研为末,全用) ,花椒( 炒,二两) ,乳香( 二两,以竹叶焙) ,香附( 一两,炒) ,白蒺藜仁( 微炒,一两) ,青盐( 一两,面包 ) 上为末,每日擦牙,咽吐任意。不唯乌须发固牙齿,且终身绝无齿痛矣。《医宗金鉴》中记述: 骨碎补、牡鼠骨( 煅灰) 。上为细末,瓷罐收贮,时时擦牙,主治齿动。除鼠骨可以使得断齿再生之外,也有民间传闻鸡爪骨,烘干( 不能烘焦) ,研粉备用,牙落后抜去牙根,不要抽神经。平复后,最好在春天,用消毒针刺破生牙的牙床( 见血可以了不要深) ,用少许 1 克爪粉涂上,第二三天再涂三次,几天不刷牙。一周后牙床有硬的感觉可能新牙形成。2 ~ 3 月内不长,再用药一次。

鼠骨、鸡爪使得断齿再生,初看觉得是无稽之谈,毫无根据与可能性,但现代健康医疗过程中有用到羟基磷灰石等仿生材料来修复关节损伤,也有在牙膏中使用羟基磷灰石的以期达到修复牙齿表面牙釉质和堵塞牙小管缓解牙齿疼痛的作用,所以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另外,有报道称老鼠的门牙终生都在不断生长,是因为老鼠门牙牙髓腔处于开放状态,血管和神经通过其中,牙齿就可以不断获得养分,牙齿就可以不断生长。人类的牙齿则因为牙髓腔过早封闭,所以牙齿生长较为缓慢,并且在日常咀嚼过程中的相互磨损使这种生长不被人察觉。当有牙齿脱落缺损时,与之对应的牙齿则会明显观察到生长的趋势。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古代中医所记载的鹿茸、天门冬、桑寄生等益肾填髓的中药,通过改善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等途径能够使得白发变黑和断齿再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5 古代中医用于口腔疾病的植物药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用的最多的还是植物药类,古代口腔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涉及植物药的方剂较多,此处不再一一例举。经过不断分析推理,对于植物药的选择与用药机理进行如下判断。第一类如柳树皮、槐树皮、桦树皮、枫树皮等含有水杨酸和水杨苷类成分。水杨苷的清热镇痛作用众所周知。《唐本草》记载: 柳树皮,酒煮含,主齿痛。

第二类如乳香、没药、胡桐泪等树脂类药物,《日华子本草》认为胡桐泪苦寒清热,入胃经能够“治风牙齿痛,兼杀火毒并面毒”。《本草纲目》中介绍胡桐泪时认为胡桐泪本是胡桐树脂掩埋在泥土中多年而成,“入地受卤气”,且性味咸寒,能够软坚散结治疗由于热毒所引起的瘰疬疾病。现代药理学认为其中的乳香酸、香树脂酮、水芹烯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同时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液流通,减轻局部致痛物质的堆积从而起到治疗牙痛的作用。川芎丹参、莪术、红花麝香等活血化瘀类药物也是古代中医治疗牙痛的常用药物,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增加 5 - 羟色胺抑制性神经传递质分泌起到止痛作用。

第三类如莨菪、莽草、附子、乌头、巴豆、白毛藤等含有一些莨菪碱、莽草毒素、乌头碱、巴豆碱等毒性物质,可以通过神经毒性作用起到阻断神经传导和降低神经敏感作用,达到缓解和去除牙痛的目的。同时,一些生物碱类成分可提高血浆中 β 内啡肽含量而起到镇痛作用。古人也是意识到这些药物的毒性,因此强调了用药过程中不可吞咽的注意事项。比如《千金翼方》记载: 纳藜芦末于牙孔中,勿咽汁,神良。就是利用了藜芦中介芬胺类成分的神经毒性作用。

第四类如蜀椒、独活、细辛丁香、零陵香、蒲黄等药材。《证类本草》记载: 蜀椒,患齿痛,醋煎含之。这些药物含有一些可以麻醉神经、但毒性较弱的成分如异茴香醚等。除麻醉神经之外,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抗菌、抗炎或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拿丁香酚来说,在现代口腔健康产品中也是用来缓解牙齿敏感导致的牙痛。

第五类如蛇床子丁香、牛蒡、罗勒、甘松、苦杏仁等以杀菌为主要途径治疗牙痛的药物。也有萝卜籽、白芥子含有异硫氰酸类,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物质渗出达到抗刺激作用减缓牙齿敏感。

植物药的应用在古代也有促进牙齿洁白的功效,比如《千金食治》记载白苣,令人齿白净,可常食之。另有《十便良方》记载: 用桑根白皮锉,不拘多少,以醋浸三日,揩牙齿,治齿黑黄。揩令白净。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醋酸软化牙齿表面污垢,以及一些植酸类成分络合铁离子等呈色离子,在植物纤维的磨擦作用下去除牙齿表层附着色素类沉淀,因此起到洁白牙齿的作用。

6 讨论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 5000 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加强内涵研究,赋予新的时代阐释,提炼精神标识,创新载体、拓展平台,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让中医药健康产业更好服务于民。

在口腔健康产品中对于传统中医药的选用需要在满足法规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慎重选择,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因此需要对传统中医药在口腔健康护理和口腔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机理有充分的理解,更加有助于口腔健康产品的开发。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