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医药治疗外耳道炎诊疗技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20 18:01:0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外耳道炎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系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两型。本病中医称“耳疮”,又有“耳内生疮”等别称,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夏秋季节。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失治误治,可致病情缠绵,病程较久,甚至可伤及鼓膜。

一、病因病机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挖耳损伤,或污水、脓液浸渍,湿热内郁,复因风热外邪,风热湿邪上犯,壅滞耳道肌肤,与气血搏击,而致耳疮。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情志抑郁,湿热内蕴肝胆,循经上犯耳道,壅遏经脉,蒸灼肌肤,而致耳疮。

3.血虚化燥,耳窍失养:湿热久郁,耗伤阴血,耳窍肌肤失于濡养,生风化燥,而致耳疮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

二、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急性期以外耳道内瘙痒、灼痛为主,症状可轻可重,炎症较重者疼痛较重;慢性期以外耳道内瘙痒不适感为主。

2.全身症状一般多无,发生在幼儿时可有哭闹、畏食、搔抓等。

3.检查可见急性期外耳道皮肤红肿,表面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炎症较重者外耳道肿胀明显,甚至完全闭塞,外耳道皮肤糜烂,出现浆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慢性期外耳道皮肤增厚粗糙、或覆有痂皮,并可导致外耳道狭窄,甚至有鼓膜混浊增厚,标志不清,或有少量肉芽形成。

三、辨证分型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耳道瘙痒、灼热、微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或有少量渗液,或伴发热、头痛、恶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耳痛明显,口苦咽干,烦躁发热,便秘溲赤,外耳道弥漫性红赤、肿胀、糜烂、渗出黄色脂水或脓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3.血虚化燥,耳窍失养:耳道瘙痒,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外耳道皮肤潮红增厚、粗糙脱屑,舌淡,苔白,脉细数。

四、辨证论治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证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祛湿。

[方药] 银花解毒汤加减。耳道红肿疼痛明显者,可选加皂角刺、白芷桔梗等,或可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证

[治法] 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便秘者,可加大黄、玄明粉等。

3.血虚化燥,耳窍失养证

[治法] 养血润燥。

[方药] 地黄饮加减。耳道皮肤增厚暗红者,可加桃仁红花川芎等;局部潮红肿胀、分泌物稀少,日久不愈者,可用托里消毒散加减治疗。

五、适宜技术

1.清洁外洗法

适用于耳道有脓或耵聍或耳道不洁者,本法也可以认为是其他外治疗法的前提疗法。用药物加水,浸泡、煎熬至一定浓度,制成液体制剂,直接清洁淋洗患处。既可清洁局部,又可使治疗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淋洗药液可选用板蓝根鱼腥草黄柏、蒲公英等,煎水取汁清洁外洗。

[注意事项] 将药液温度控制在患者皮肤耐受的程度,注意用药后皮肤的反应;清洁时,避免局部过多过重的擦拭。

2.涂敷法

将药物涂敷患处,以起到局部治疗作用。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粉散剂或膏、糊剂,涂敷于局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祛腐之功。

常用青黛散、四黄散、金黄膏、黄连膏、紫金锭等,或用野菊花、木芙蓉叶、鱼腥草等鲜品捣烂外敷,也可用5%鱼石脂软膏、金黄膏、紫金锭等,敷于红肿处。

[注意事项] 在应用清洁外洗法清洁干净外耳道后,再予涂敷。

3.通耳散吹耳治疗

[制备方法] 枯矾、五倍子、全虫、硼砂各10克,冰片25克,黄丹5克。将上药共研极细粉装瓶备用。

[功效] 祛风湿、除痒痛、消肿胀、活血络、通耳窍。

[用法用量] 常规消毒耳门、耳郭皮肤,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分泌物,将通耳散用硬纸筒吹入耳道,每日两次。

4.疔疮散棉栓治疗急性外耳道炎

[制备方法] 参三七粉100克,玉枢丹10克。上两种药碾末混合,加食用香醋30毫升调成糊状,装入经高温高压灭菌的容器内备用。

[用法用量]每次上药前,将外耳道以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清洗,拭干后以棉栓疔疮散塞入耳道红肿部位,患侧耳周可辅以止痛消炎膏外敷,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六、预防护理

1.注意耳部卫生,纠正挖耳等不良习惯。

2.忌进食辛辣燥热食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