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医药治疗暑日空调病 |
作者:常怡勇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8 7:57:5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盛夏来临,热浪滚滚。室外人们挥汗如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则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凉惬意。孰不知,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生活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调查发现,空调病的发病率与气温高低成正比,如今空调病已成了杀向夏季暑日里享受空调凉爽一族的“冷酷一刀”。 夏日感冒 夏季感冒又叫暑湿感冒、热伤风。病因多是因为夏季闷热,过度吹空调感受了风寒之邪。各种感冒都有鼻塞、流涕、发烧症状,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季,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 用药指导 热伤风治疗如果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不但不好,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和小儿暑感宁糖浆等,也可采用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和银黄注射液治疗。荷藿薏仁粥对夏日感冒也有很好治疗作用。即用鲜荷叶100克、藿香30克(鲜藿香则用嫩茎叶50克),加水800毫升,煮沸后,小火再熬20分钟,滤去渣,取药液约500毫升,用此药液与薏仁100克煮成稀粥。早晚各吃一次。荷叶既芳香化湿,又清热解暑,是夏日的解暑佳品。配藿香能增强芳香,具有化湿的功效,其性味辛温,又能疏散外寒。薏仁健脾利湿,使暑湿随小便排出。现代研究发现,薏仁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适应能力的作用。所以荷藿薏仁粥对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间,因适应力差出现类似感冒症状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月经不调 本来女性的体质对寒凉就比较敏感,在每月的生理周期尤甚,夏天不少人贪图凉快都会着短衣短裙甚至是清凉的露背露脐装,脚上光脚穿着凉鞋。以这种衣着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下,大量寒湿悄然侵入体内,使女性很容易出现月经失调和痛经等症状。 用药指导 夏日受寒月经不调多属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还有些属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血虚型则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气滞型则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还有些患者属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冲剂、失笑散、当归浸膏片、妇科得生丸、调经补血丸等治疗。 夏季面瘫 研究证明,夏季面瘫主要是因为天气炎热,大量汗液排出,全身汗毛孔开放,这时过度贪凉,空调温度过低,寒冷刺激会造成周围血管痉挛,局部循环障碍,使局部抵抗力降低,病毒乘虚而入侵犯机体,神经受到损伤而致病。 用药指导 西医治疗面瘫一般采用消炎、扩血管、改变微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如激素,泼尼松每天30毫克,两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利用激素的消炎作用可减轻神经水肿,防止变性。因为神经变性通常在两周内完成,因此一定要早期应用激素;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和B12,可营养神经,促进末梢神经再生;微循环改善剂和血管扩张剂如654-2、地巴唑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等。中医对面瘫的治疗有许多古方、验方,如牵正散、八味蠲风汤、贝尔散、蜈蚣朱砂散等等。 鼻炎 不少鼻炎患者在夏季易复发。原因是患者在低温空调房间里久坐之后,突然走到室外时,气温骤然间的忽高忽低、一冷一热,容易引起鼻内毛细血管扩张、收缩过度,从而引发鼻炎、咽喉炎或导致原有症状加重。此外,封闭的空调室存在尘螨和灰尘粉末,这些物质容易侵入患者鼻腔,使鼻黏膜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复发。 用药指导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分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一线药物包括鼻内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物;二线药物包括抗白三烯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细胞因子调节剂、炎性介质拮抗剂等。在国内应用的鼻内皮质类固醇吸入药物有伯克纳(丙酸倍氯米松)、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等。其中伯克纳是唯一的非处方药物,优点为用药剂量少,可直接作用于鼻黏膜,副作用轻,使用方便。抗组胺药物其特点是可口服、起效快,能消除鼻、眼和咽喉的症状,但对舒缓鼻塞效果较差。第一代抗组织胺药以扑尔敏为代表药物,因为具有中枢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易引起嗜睡,现已基本不用。现在应用的第二代药物,如特非那丁等,基本没有第一代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抗胆碱能副作用,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临床应用广泛。膜稳定剂即鼻黏膜肥大细胞稳定剂,其代表药物为色甘酸钠,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从而阻止过敏症状的产生。此类药物对鼻痒、喷嚏和流涕的治疗效果优于鼻塞的治疗。减充血剂又名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常用有的麻黄素和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剂用于鼻黏膜的目的是治疗鼻鼾、鼻部止血和鼻部手术时延长麻醉药效力。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反跳性鼻塞和药物性鼻炎。 骨关节风湿病 在空调房内,尤其是温度调得过低,原本患有关节炎的人,或阳虚、肝肾不足等体虚之人,以及爱穿裙子的女性,都是比较容易感受这种风寒之邪的人群。同时,由于冷气的侵袭,会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导致关节、肩膀或腰背部受损、受冷,最终造成四肢、后背、脖子处僵硬、麻木、疼痛等。 用药指导 对于症状较轻的风湿痛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关节肿痛一般首先选用阿司匹林治疗,但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本药常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部刺激症状,可加用等量碳酸钙同服。消炎痛每次25毫克,每日3次。本药副作用较多,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嗜睡、幻觉及胃溃疡出血、穿孔等。病情严重时还要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口服每次50毫克,每日2~3次,或口服环磷酰胺,每次50毫克,每日2~3次,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有改善后,逐步减少剂量,以原治疗剂量1/2量维持,连续服用3~6个月。左旋咪唑是兴奋免疫功能的药物,有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在抗炎止痛药的基础上加用本药,有明显效果。一般剂量每日150毫克,分3次口服。副作用有眩晕、恶心、皮疹、嗜睡等,亦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故应密切观察血象。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