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闭经中医诊疗技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0 12:03:1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经验方

1.瓜石汤

[药物组成] 瓜蒌15克,石斛生地黄、瞿麦、牛膝益母草各12克,玄参麦冬车前子各9克,马尾连6克。

[适应证] 阴虚胃热引起的血涸闭经。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2.化痰破瘀通经汤

[药物组成] 当归柴胡白芍茯苓白术益母草鸡血藤各15克,川芎陈皮、法半夏各10克。

[适应证] 闭经痰瘀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3.痰湿闭经方

[药物组成] 苍术15克,茯苓18克,川芎神曲半夏陈皮、香附、桃仁车前子、王不留行各12克,鸡内金、仙灵脾、川续断各30克,当归牛膝各15克,肉桂6克。

[适应证]痰湿闭经,月经后期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200~300毫升,分两次服。

4.当归四逆汤

[药物组成]当归15克,桂枝10克,芍药12克,细辛1.5克,甘草6克,通草10克,大枣5枚。

[适应证]用于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早晚分服,1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适宜技术

1.体针

(1)肾气不足

取穴:肾俞气海、三阴交、太溪。操作:肾俞直刺1.5~2寸,提插捻转运针,局部酸胀感;三阴交直刺0.5~1寸,补法,局部酸胀感;太溪直刺0.5~1寸,捻转补法,局部胀感;气海直刺0.5寸,轻提插或徐徐捻转,小腹部胀重感。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2)肝肾不足

取穴:关元、肾俞、肝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操作:关元直刺0.5~1寸,提插捻转补法,小腹胀重感;肾俞直刺1.5~2寸,提插捻转运针,局部酸胀感;肝俞斜刺1寸,捻转补法,局部胀感;三阴交直刺0.5~1寸,提插或捻转补法,局部酸胀感或针感向足部放散;太溪直刺0.5~1寸,捻转补法,局部胀感;太冲直刺0.5寸,提插或捻转补法,局部麻胀感。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3)气血虚弱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归来、脾俞胃俞。操作:手法宜轻柔。足三里直刺0.5~1寸,提插或捻转补法,局部酸胀感;三阴交直刺0.5~1寸,补法,局部酸胀感;气海、归来直刺0.5寸,轻轻提插或徐徐捻转,小腹部胀重感;脾俞胃俞均斜刺0.5~1寸,捻转补法,局部酸胀感。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4)气滞血瘀

取穴:合谷、三阴交、地机血海、气冲。操作:合谷直刺0.5~1寸,提插补法,局部胀重感或向指端放散;三阴交向上斜刺1~1.5寸,提插泻法,使针感沿小腿内侧向上放散;地机直刺0.5~1寸,提插泻法,使针感向上放散;血海直刺1寸,提插或捻转泻法,气冲直刺1寸,提插平补平泻法,小腹部胀麻感。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

(5)痰湿阻滞

取穴:脾俞、三焦俞、中极、中脘、阴交、丰隆。操作:脾俞、三焦俞斜刺1~1.5寸,捻转之平补平泻法,局部胀感;中极直刺1寸,提插泻法,以小腹部有胀感为宜;中脘直刺1~1.5寸,提插之平补平泻法,上腹部胀麻感;丰隆直刺1~1.5寸,提插泻法,使针感向足部放散;三阴交直刺1寸,提插平补平泻法,局部酸胀感或向上下放散。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

(6)寒凝胞宫

取穴:关元、天枢、归来、三阴交、腰阳关、关元俞。操作:关元、天枢直刺1~1.5寸,捻转补法,使腹部有胀感,或用烧山火手法使腹部有温热感;归来直刺0.5~1寸,关元俞直刺1.5~2寸,补法,局部胀重感;三阴交直刺1~1.5寸,提插之平补平泻法,局部酸胀感或针感向上下放散。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

2.电针疗法

取穴:天枢血海、归来、三阴交、气冲、地机。操作:选腹部和下肢穴位组合成对,每次选用一对,接上电针仪,可选用密波,中等频率,通电10~15分钟。

3.耳针

取穴:内分泌、卵巢、皮质下、肝、肾、神门。操作:每次选3~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隔日一次留针20分钟,或在耳穴埋豆,每周2~3次。

4.皮肤针

取穴:腰骶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脐下冲任脉循行路线,归来、血海足三里。操作:循各经反复叩打3遍,然后重点叩刺肝俞肾俞,其后再叩刺其他各穴。中等刺激,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