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布渣叶的药理作用探讨 |
作者:曾聪彦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0 11:40:2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布渣叶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干燥叶,是广东地产药材之一,其记载最早始见于清·何克谏所著的岭南本草书籍《生草药性备要》,名为“破布叶”,并载其:“味酸,性平,无毒,解一切蛊胀,清黄气,消热毒。作茶饮,去食积。又名布渣”。公元1848年刊行的另一部岭南本草专著《本草求原》中才以“布渣叶”为正名收载,曰“即破布叶,酸甘,平。解一切蛊胀药毒,清热,消食积,黄疸。作茶饮佳。”其后,多个文献对其均有介绍且被收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布渣叶在我国岭南地区的民间广泛应用,也是“广东凉茶”、“甘和茶”、“六和茶”、“十味溪黄草颗粒”、“王老吉”和“仙草爽凉茶”等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随着广东凉茶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布渣叶的用量也将不断上升。目前,对于布渣叶的有关研究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工作,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承担了广东省中山市的科技计划项目“布渣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科研课题,对布渣叶进行了系统的药效学研究,基本探明了布渣叶的药理作用,为将来进一步开发应用布渣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解热 布渣叶作为广东地产的凉茶原料药之一,其清热解毒功效已早为广大群众所认知,但其解热的有关药效实验一直未见报道,课题组为此开展了此项工作。他们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布渣叶水提物解热作用,结果发现皮下注射20%酵母混悬液8ml/kg体重的剂量7h后,大鼠体温变化升到最大值,而此时布渣叶水提物高、中剂量组(16.8g/kg、8.4g/kg)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温度接近正常体温。实验结果提示,布渣叶水提物有比较好的解热作用,并能使干酵母致大鼠体温波段变化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促消化 以布渣叶水提物给白鼠灌胃,通过大鼠胃液分泌影响实验观察剂量布渣叶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对大鼠胃液量、pH和胃蛋白酶活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渣叶水提液各剂量组均对大鼠胃液量无显著影响;高、中剂量组有提高小鼠小肠的推进率,但也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能显著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胃液pH值。提示布渣叶水提物有一定的促进小肠蠕动及显著促消化作用。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布渣叶可通过降低胃排空率、促进小肠推进、增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及提高胃蛋白酶活性达到促消化作用。 退黄 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中毒诱导小鼠实验性黄疸模型观察布渣叶水提物退黄作用。结果表明,布渣叶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α-萘异硫氰酸萘脂所致黄疸模型小鼠血清中血清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含量,降低程度基本接近空白组值,并能显著抑制碱性磷酸酶、门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的酶活性。提示布渣叶水提物具有有良好的退黄与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为进一步确定布渣叶的活性部位,为降酶退黄活性组分的筛选提供线索和依据。课题组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布渣叶水提物、正丁醇部位及各有机溶剂萃取后的剩余水层部位具有明显的降酶退黄作用,而其他部位如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则无降酶退黄作用。其药效部位主要存在于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 镇痛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观察布渣叶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23.4g/kg、11.7g/kg、5.85g/kg)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布渣叶水提物各剂量组均能抑制小鼠因热刺激所引起的疼痛反应;而高、低剂量组能抑制小鼠因化学刺激所引起的疼痛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布渣叶水提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抗炎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观察布渣叶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23.4g/kg、11.7g/kg、5.85g/kg)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布渣叶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其具有显著的抗急性炎症作用。 总之,课题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布渣叶提供科学依据及其在凉茶保健品方面的进一步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组根据布渣叶的“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功能进行了解热、镇痛、促消化、退黄等方面系统的药效学研究,取得较好效果,但还存在开展布渣叶药理作用研究单位较少,一些研究还仅停留在药效学方面等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应加强对布渣叶的药效部位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发现布渣叶的新药理作用,以便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中药防治疾病发挥积极作用。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