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肠易激综合征分型治疗
作者:洪文旭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0 23:56:2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现象。过去曾称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黏液性或过敏性结肠炎”等,但实质上肠道并无炎症,功能异常也不仅局限于结肠,因而以此名取代。

本病的病因可能与精神、饮食、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病理改变纤维肠镜可见肠管痉挛,充气激惹性疼痛,黏液分泌可能增加或可见极轻度的充血、水肿。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黏液性大便,常伴有消化不良、植物神经紊乱及轻度精神症状。体检可触及乙状结肠肠段,有敏感性压痛。血、尿、粪常规检查、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无器质性改变。

本病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证范畴。其病因不外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六淫入侵,导致脾胃肠道功能失常而发病。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气乘脾 由于忧郁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逆犯脾胃,纳化失常,迫气下行而致。症见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大便清稀,水气并下,泻后痛缓,与情绪有关。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细。治宜抑肝扶脾,理气燥湿。方选痛泻要方化裁,药用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柴胡苍术枳壳厚朴、苏梗、芡实、川楝子、广木香等。

脾胃虚弱 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水谷下注,并走大肠而致。症见大便溏泻,遇油腻甚,腹胀不适,食少纳差,面色萎黄,身倦肢困。舌质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宜健脾益胃,理气温中。方选砂半理中汤化裁,药用砂仁半夏党参白术干姜枳壳附子陈皮、白扁豆、薏苡仁、炒山药、炙甘草等。

寒湿阻滞 由于外感寒邪,内伤饮食,累及脾胃,寒湿内生,阻遏脾阳,下注大肠而致。症见便溏或泄,粪质清稀,或下白黏,里急后重,头身重困,脘闷纳呆。舌质暗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治宜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选胃苓汤化裁,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白术茯苓桂枝猪苓、炮姜、车前子肉豆蔻等。

脾肾两虚 由于久病不愈,引起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职,大肠传导失常而致。症见五更泄泻,完谷不化,泻后腹痛,迁延日久,腰膝酸软,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沉迟。治宜健脾补肾,温阳固涩。方选四神丸加味,药用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赤石脂、白芍干姜延胡索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

脾胃虚弱 症见上腹胀满,痞塞不舒,肠鸣辘辘,干呕或呕吐、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数。治宜健脾和胃,开结除满。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半夏干姜黄连黄芩枳壳厚朴木香砂仁陈皮甘草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