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漫议调经法之“法外法”
作者:王业龙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9 15:54:1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uangyf81

   月经紊乱失常,须按病证的气血变化及寒热虚实的不同,分清月经病与其他疾病次序的先后分别处理。此外在调经的正治法之外,尚要兼顾以下五个方面,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调经重在治本


  前贤肖慎斋说:“妇人有病而致月经不调者,有因月经不调而后致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致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此论标本兼治法。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临床治疗月经不调,须询及病家先患何疾,须辨清何为本何为标,求其本以治之。曾治一病人,闭经年余,易医数人,不能奏效。今诊手足心烦热,夜间尤甚,不能安寐,咳嗽有痰,胃纳呆滞,胸胁满痛,恶心呕逆,小腹冷痛,坠胀,带下清冷,质稀如水,周身酸痛莫可名状,面色灰暗枯燥,颧红,身体羸瘦,唇绀,舌暗,舌尖红,有瘀点,舌苔厚腻。疑病本因瘀而致,故细询病史,患者一年前曾流产,阴道反复出血。因治疗乏效,自服单方止血。血止后,初觉脘腹不舒,胸闷憋胀,呃逆恶心,渐至眩晕,心悸失眠,月经闭止。心悟果因瘀血所致,证始流产,宿瘀未尽,而反复出血,出血日久,阴血必亏。而骤用寒凉,血虽止而瘀更坚。祛瘀方能生新,本治则标愈。遂处方以少腹逐瘀汤化裁。服药后诸症好转,精神转佳,十余剂经通。

  二 调经勿忘理气


  《女科经论》“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以开郁行气为主,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晋·葛洪:“凡妇人病兼治忧恚,令宽其思虑,则病无不愈。”汪石山说“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温病条辨·治血论》曰:“故善治血者,不治有形之血,而求治无形之气。”朱丹溪也有“凡火盛者,不可骤凉,必兼温散”之说。而温散之味,多有行气、鼓舞气机之功。所以调经必先理气,乃源于“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顺则血和,气逆则血逆。所以说调经必先理气,调经不理气非其治也。


  在前人的组方中,均能照顾到气的一面,如归脾汤,在一派补益之品中,加入木香,使补而不滞,死水变活。同时顾护胃气,使化源不竭。又如当归补血汤,方中以黄芪为君,是取“阳生阴长”。同样大脱血者,急以独参汤救治,也是遵“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原则。以上是补剂,同样在活血化瘀之方中均有行气理气之品。如著名的王氏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等。但妇女属阴,其经、带、胎、产、乳易耗血伤阴,而致阴血不足。故用劲药勿耗散,过用香燥易虚其虚。在理气之中寓滋阴养血之品,以顾其虚。

  三 调经当滋肝肾


  肝主血,血为女子之本。肾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根本,对“天癸”的成熟,冲任二脉的通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肝肾同居下焦,精血相生,肝肾同源。肝又为冲任之本,“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因此肝肾不足,冲任损伤而引起妇科疾病,多以滋养肝肾为主。养肝肾即益冲任之源,源盛则流畅病自除。此其一。其二,阴阳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因此在治疗中,主要掌握“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如《景岳全书》曰:“善治阴者,必于阴中补阳,则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补阴,则源泉不竭。”又如赵养葵说:“调经必须滋水”“滋水更当养火”。主张补肾调经,以温润填精,阴阳兼顾,取其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之意,寓意深刻,临证定要细心体察、应用。

  四 调经当和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消化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之所。脾与胃共为表里,相互滋生,有益血生血、统血及运化转输之功能,故称为后天之本。妇女以血为主,如谷气盛,脾升胃降,营卫之气生,内养五脏六腑,外荣四肢百骸。又冲脉隶属阳明,若气血旺盛,则经、孕、产、乳正常。若脾胃失调,则妇科之病生矣。因此,健脾和胃是妇科常用的重要法则之一。妇女脾旺血充,则月经按时盈溢,胎孕安适,产育顺利,乳汁充足。张景岳说:“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五 调经勿失其机


  对于暴崩,首当止血。急则治其标,“乃保一分血,留一分命”。用参附汤或独参汤救脱,源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否则气随血脱,生命危矣。再者血止之后,应当澄源,即缓则治本,消除致病原因,是治疗崩漏的重要一环;复旧,即是固本,在血止之后的善后调理,重在先后二天。


  对于痛经,痛剧时当定痛。依据痛经的病机,主要是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治疗当以通为主。用药当在期前1周左右为佳,适宜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型。对于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的虚性痛经,用药在平时及经期以补其虚,尤其经后,要补而通之。纯虚无滞者,要着重补虚,使气血充足,气机调达而痛自愈。


  再如闭经,多见冲任不足,脏腑功能失常所致。临证闭经多以虚证为多见,实证也多以虚中夹实,纯虚血瘀而闭者少。故治疗中多以益气养血、调补肝肾为主,佐以通经之品。因此,在月经后期,量少之时,一要抓紧治疗,以防微杜渐。对于思虑过度,忧愁不己,损及心阴,阴虚血少,阴火上炎,不能下通于肾而致胞脉闭阻,月事不来者,治当补心养血泻火法,方用地黄煎、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甚者三黄四物汤加减滋阴清热泻火。即张洁古云:“女子月事不来者,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又李东垣说:“或因劳心,心火上行……治宜安心补血泻火,经自行矣。”要抓住时机以防阴血更虚,或阴病损阳,在泻法中佐肉桂1~1.5g。以引火归原,导心气不通,使寒而不凝,补而不滞。且肉桂有宣导百药之功,用于闭经,温通经脉,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月事可来潮。同时在治疗脾肾阳虚之闭经中,在用补药时如二仙汤、右归丸等药中,常佐以川连以抑泻心火,使阴阳相得,阴平阳秘,则病自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