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中医辨治
作者:伏新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7 21:55:1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急性黄疸性肝炎,属中医“黄疸”中的“阳黄”、“急黄”范畴,是由于患者素体中阳偏盛,感受湿浊之邪后湿从热化,或直接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导致湿热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肝胆湿热兼风湿表证

症见黄疸初起,两目微黄,小便黄赤,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恶寒发热,头身重痛,神疲乏力,舌边发红,舌苔黄腻,脉浮弦。

治宜清热化湿,佐以解表,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药用麻黄薄荷连翘黄芩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赤小豆、梓白皮、藏茵陈、生姜、大枣甘草郁金丹参等。

肝胆湿热而热重于湿

症见初起两目发黄,迅速波及全身,其黄色泽鲜明,右胁疼痛拒按,壮热,口干口苦,厌油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排邪,方用茵陈蒿汤化裁。药用茵陈栀子、生大黄升麻虎杖、田基黄、板蓝根郁金金钱草赤芍车前子猪苓泽泻等。

肝胆湿热而湿重于热

症见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右胁疼痛,脘闷腹胀,头重身困,嗜卧乏力,纳呆便溏,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口黏不渴,小便不利,舌淡红,苔微黄厚腻,脉濡缓。

治宜健脾利湿、清肝利胆,方用藏茵陈五苓散加减。药用茵陈猪苓茯苓泽泻、炒白术郁金、佛手、陈皮藿香、佩兰、枳壳等。

肝胆湿热而湿重并重

症见初起两目发黄,迅速波及全身,其黄色泽鲜明,发热口苦,厌油呕恶,脘腹胀满,右胁疼痛,头重身困,大便黏滞,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治宜清肝利胆、化浊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藏茵陈滑石木通黄芩连翘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等。

突感疫毒而毒热深重

症见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胁痛拒按,脘腹胀满,壮热烦渴,呕吐频作,尿少便结,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尿血,皮下紫斑,或有腹水,继之嗜睡昏迷,舌质红绛,苔黄褐干燥,脉弦大或洪大。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开窍、利胆退黄,方用千金犀角散加味。药用水牛角、黄连栀子升麻茵陈生地黄、牡丹皮连翘、土茯苓、蒲公英、大青叶、黄柏、生大黄等。如已出现躁扰不宁,或伴出血倾向,需加清营凉血解毒药,如神犀丹之类,以防内陷心包,出现昏迷;如热入营血,心神昏乱,躁扰不宁,肝风内动者用紫雪丹;热邪内陷心包,谵语或昏愤不语者用至宝丹;热毒炽盛,湿热蒙蔽心神,神志时清时昧者用安宫牛黄丸。(伏新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