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试论生成论四特点
作者:曹东义 河…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4 15:23:4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生成论”与“构成论”是认识世界的两大法门,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生成论与构成论的不同角度,也会得出不同的观点。西方按照构成论的“技术路线”,研究物质结构,由结构求功能,发展了近现代科学。这样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很少使用,大量使用的是“生成论”。笔者认为“生成论”对自然生成和整体生成规律的认识,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生而能成靠天地 按照生成论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天地生成的,不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离不开天地构成的时空,以及由天地提供的条件。

五行是万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代表,五行的生与成都与天地有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世间万物都是天生地成、地生天成,因此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人能不能生,生下来能不能长大成人,都需要天地的资助。《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由此可见,人也是天地生成的,并且一刻也离不开与天地四气五味的交流,必须一刻不停地“升降出入”,这样生命才能生存、成长和繁荣。

生而又生可持续 生命诞生之后,需要通过生而又生,不断地繁衍后代,保持种群的延续和发展。即使是单独的一个生命,也需要与天地交换物质,达到生生不息,这样才能健壮成长,逐渐完成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这个过程,就是生而又生的过程。

生而又生,就需要遵循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以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样才可以“与万物俱沉浮于生长之门”。

生而多样和谐并存 天地之间诞生了生命之后,一开始可能出现在海洋里,日后逐渐向陆地、天空发展,布满整个空间,是一个物种逐渐多样化的过程。天地之间不能只存在某一优势物种,不能“一物独霸”天下,而是多元共存,“万物并生而不相害”。这才是大千世界的繁荣局面,五行学说把万物之间,多元并存、互相资助、互相制约、协和有序、稳态发展的规律进行了高度概括,充分反应了生物不断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多样化的过程。

《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是一个逐渐走向繁荣,生物多样化的过程描述。

生而进化有根基 生命是进化的,进化的动力是生命自身的不断自我完善,这需要牢固的基础。遗传自先天的精微物质固然重要,但是必须时刻加强自身与环境的融合,不断强基固本。中医学主张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补脾与补肾相结合,这也是一个人身体强健,不断进步的基础。生命的进化,就是先天与后天不断发展的结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