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论火与疾病 |
作者:李海玉 潘…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7 20:41:1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邪火亢盛 凡病因中的六淫之火,在病因作用下呈现的机能亢进的状态,皆为邪火。邪火是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的贼邪,既可由外而来,也可由内而生,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邪火的来源有六淫侵袭、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逸过度、体质因素、医药所误等。 1. 邪火内生机制 邪火内生机制为阴虚火旺、阳虚生火、气虚生火、郁而化火、阳盛化火。 阴虚火旺 阴液亏损,往往导致其对阳气的制约功能减弱,阳气相对偏盛而变生火热,常见肾、肝、肺、胃的阴液不足而化火。另外,血虚不复,亦可形成虚火上炎的病理变化。因血属阴类,血虚则阴气不足,阳气偏盛(血虚则阳无以配而独盛)而化热生火。血虚火炎与阴虚火旺有所不同,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血虚不复必致阴虚,故血虚火炎为阴虚火旺的前期病变,阴虚火旺为血虚火炎的发展结果。 阳虚生火 阳虚之火是“假火”,是“真寒假热”,又称“戴阳”、“无根之火”、“格阳”。乃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虚衰之阳气失其依附,被逼迫浮越而变生火热之象。阳虚而致的火热,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下焦阴寒太盛,虚惫之阳气被格拒于外,而表现为内寒外热之象。二是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头面咽喉而表现为下寒上热之象。总之,元阳虚衰为火浮的根本。 气虚生火 气虚生火,是指元气或脏腑之气虚衰而导致的内火亢盛。气虚生火的关键,在于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和七情过度所致的脾胃气虚。脾胃气虚生火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阻塞中焦,阳气不能升发敷布致阳分,则下陷阴分,化而为火;其二,脾胃气虚则阴血生化不足,阴血虚而导致火旺;其三,气虚外邪侵袭,邪正相搏而发热。 郁而化火 郁而化火包括气郁化火、湿郁化火、血郁(瘀)化火、痰郁化火、食郁化火五种情况。其中气郁是郁而化火的基本病机。气郁化火,即王履所说的“气郁成热”。气在人体运行不止而贵在流布通畅,若气的运行窒碍,则可化而为火。痰、食、湿、血等郁滞化火,均与气机郁滞有关。 阳盛化火 阳邪侵袭人体,或过食辛辣食物、过服辛温药物,或暴怒所触等均可导致体内阳气亢盛而产生内火,故说“气有余则便是火”。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肝体阴而用阳,肝气易有余,因而脏腑阳盛化火多见于心、肝二脏。 2. 邪火致病特点 邪火的致病特点为动血、伤津、耗气、扰神、生风、动痰、成毒。 动血 火热熏灼是血溢脉外的主要病因之一。火热内盛,或迫血妄行,或灼伤血络,以致血不循经和逼血外溢,会发生各种血证。 伤津(阴) 火热之邪,直接燔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外泄,可导致津液损伤,进而引起阴精不足、津液枯涸。 耗气 火热伤气的病机变化,多因温邪外受,渐次入里,火势渐炽;或其它邪气化热入里,热盛成火,火热迫津外泄,则津液虚少无以化气,气随液耗,导致火盛气伤的病机演变。 扰神 血热炽盛,燔灼心经,扰乱心神,而见心神恍惚、躁扰不宁等邪火扰神之兆。 生风 风火同出于阳气之变动。临床所见内风病证,常因火起。究其原理,与肝密切相关。肝藏血而主筋,血热炽盛,淫热于肝,燔灼筋脉,遂致筋脉拘引挛急,发为肝风内动的病变。火能生风,有虚有实。其实者,为火极生风或称热盛动风,通常皆由高热引起,发病颇急。其虚者,主要因于阴液亏虚。一来阴虚火旺,燔灼筋脉,二来筋脉失于濡养,故而引动内风。 动痰 “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火热炽盛,引动停滞之痰,形成痰火内扰之势,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此外,火邪还可煎熬津液、灼津成痰。因而痰火互结,无处不致,为害多端。 成毒 火热炽盛之极,往往聚而成毒。火(温)毒之成,或因感受温热之邪,蕴酿成毒,或冬令过暖,人感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亦有恣食肥甘厚味,而致蕴热于中,化火成毒者。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