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陈可冀:活血化瘀临床研究的心路历程 |
作者:陈可冀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7 9:32:0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我国传统活血化瘀疗法及有关方药的理论、适应证,其针对血瘀证的辨证诊断标准,以及常用的复方和药物及其机理的研究,是一项至为系统而庞杂的研究工程。我们毕其一生也只是做了一些力所可及的部分工作。中国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广博精深的积淀,以及面对当今国际医学进步和多元语境,需要我们提高中西两种医学科学文化沟通和汇聚的自觉性,才有可能做出具有中国传统医学元素的成就。发展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应是现代医学进步的、且做出有益于百姓成果的重要源泉部分。 初始实践的个人情趣 1958年,适逢全国兴起科学技术大协作浪潮,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指派赵锡武、郭士魁和我等6名医生投入到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现国家心脏中心)协作研究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历时多年。我们几位年轻一些的医生还直接参加病房和门诊等具体工作。我当年才刚刚27岁,做住院医师,24小时病房负责制,除临床实践外,还负责承担两单位之间的协作沟通工作,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吴英恺、黄宛、方圻等知名教授,讨论工作安排。黄宛教授当时刚刚39岁。郭士魁医生当年才43岁,他热爱专业,责任心强,为人诚挚友好,我和他一起感到亲如家人,两个单位互相协作的关系很好。我们在接触大量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中,注意到应用活血化瘀方药确有助于缓解疼痛,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用量,有的病人每周舌下含用约百片(一瓶),经连续服用血府逐瘀汤类方药加减治疗后,可减少其消耗量约3/4;联想到传统理论“气血流通,百病自已”、“通则不痛”的认识,与现代改善心肌供血思路之间具有极好的可通约性,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极为容易沟通的切入点。我们于1961年发表了这方面治疗经验的相关论文,指出活血化瘀疗法的经典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以后又陆续积累案例,多经重复和验证;并从经典文献中探讨历朝该治法的嬗变发展规律,丰富治疗方法。阜外医院医生及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们也很有兴趣,我应吴英恺院士的建议,在阜外医院做过数次相关专题讲座。这对我影响很大,奠定和稳定了毕生不可动摇的活血化瘀临床研究方向。 医疗研究必须服从社会需求 科学研究选题必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和传统医学科学自身的优势,这是我们这一专业科研工作成功的目标指向和意义所在,不可苟且。1971年~1972年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北京地区成立了防治冠心病协作组,加强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以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院士为组长,他很有魄力,对中西医结合毫无抵触情绪;西苑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为副组长单位。北京地区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十多家医院参加协作,阵容强大。经过反复集体讨论与修订,最后选定以活血化瘀复方冠心II号为主要研究目标,此复方具活血化瘀、理气定痛作用。经十多家医院多中心合作观察,证明对630例病人治疗的有效率达80%以上,显效率33%,我是该研究结果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之一。同时还进行了基础研究包括药理、病理、生化、血液流变性等,专家还协作观察到该复方临床具有提高纤溶活性水平、降低第13因子活性等作用,在改善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性异常方面,分别做出很好的成绩,对血瘀证实质的阐明做出了“文革”后医学研究的新贡献。此项集体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其治疗思路得到社会认同,为全社会提供防治冠心病的活血化瘀思路与方向,辐射全国,形成所谓心血管病治疗的“活血化瘀现象”。第一本活血化瘀专著由我与张之南、梁子钧、徐理纳教授合作主编出版。这些工作震撼了中医界,使我们对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洗礼,也使得活血化瘀理论研究、活血化瘀药物机理研究及开发研究,从此得以蓬勃发展。 真情实意追求创新进步 “冠心Ⅱ号”的面世,社会及业界反应甚好。但我们认为由于制剂的工艺尚有不足,病人服用量较大。当年我们决定改进提取有效部位,改制成“精制冠心片”,经阜外医院、同仁医院及西苑医院等几家医院合作进行临床观察,进一步确认了其疗效,减少了服用量。此试验结果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2年),编者按语高度赞扬这一临床研究及方法学的进步,被我国当今循证医学家誉为我国中医药领域研究历史上的第一篇RCT临床研究成果。此药后制成“精制冠心颗粒(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 “冠心II号”属理气活血化瘀中成药,当年有人非议认为活血化瘀应先益气。但我们认为理气定痛属“标而本之”,亦一理想治疗思路。当然,加入益气药,会更适用于气虚血瘀的案例。我们特别重视川芎这味药,1973~1976年,我们提取并研制成功川芎嗪(川芎一号碱),且可化学合成。在临床应用前,在一系列临床前基础研究的同时,我亲自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贝时璋院士电镜室的专家合作,观察到冠心病病人用药后聚集型和扩大型血小板减少,圆型血小板增多,于是首先临床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良好效果,后又经北京十余家医院进一步重复证实,现在是国家基本药物。当年我们还确证了其具有抗血栓素A2生成的作用。以后我的研究生还进一步证实其具有降低门脉压力的功效。我们对“冠心II号”另一组成药赤芍的有效部位赤芍精(儿茶精)的抗血小板作用也做了系统研究,赤芍801是现在抗血栓的有效药物之一,也是当年我们率先用于临床的,现被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敢于不断面对困境与挑战 心血管介入医学使得药物治疗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但介入治疗虽可见效于即刻,但术后又有一些病例再狭窄,成了介入治疗术后的瓶颈。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明哲教授商定合作进行中医药防治介入后再狭窄的研究,我的学生史大卓、徐凤芹、马晓昌、李立志都参加研究。鉴于介入损伤血管雷同于血管损伤血瘀证的思路,决定开展此项研究,并得到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的认同,认为再狭窄也可归结为血瘀证。我们选用血府逐瘀汤作为基础,做对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证明临床有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研究一直延续到现在,近二十年,证明了川芎酚与赤芍苷的有效性,工作深入到分子机理,六家三甲医院多中心RCT研究证明可减少半数病人术后免于再行血运重建术。课题组临床及基础系统还研究了血瘀证本质,制定了血瘀证定量标准,根据临床各类疾病血瘀证的生物流变性降低和亢进特点做了进一步分类;对活血化瘀药进行和血、活血及破血的合理分类,阐明活血药基本作用通路;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团结合作 把梦想变为现实 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它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文明与文化有不同的概念,文化可以各说各的话,文明则要求在价值观上有所具体体现,所以,医学科研要与提高现实临床疗效密切结合,不可以迷失方向。 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本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执着精神,稳定自己的个性十足的方向,举起自己既往成果的大品牌,丰富和完善它。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我们当为针对临床各类血瘀证的治疗,所分析发展的一系列活血化瘀理论,以及总结出的一系列和血、活血及破血等诸类药物,以及理气活血、益气活血、痰瘀并治等等多彩的复方,加强多学科合作与比较研究。我所设计的益气活血化痰通腑治疗心肌梗死复方愈梗通瘀方获马晓昌、徐凤芹、廖欣医生验证证实了其效果,倡导早用大黄等用药经验。近年我们课题组973项目提出了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瘀毒互变理论,史大卓、徐浩、殷惠军、张京春等医生分别就临床转归、相关差异蛋白及临床表征辨证标准做出贡献。近年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但面对各类疾病,时常也是很无奈与困惑,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工作者,不可以沮丧志气,悄然没有声息,应该在珍视以往成绩基础上,有责任将这些前人成就、文明进步,做出有力的传承,我们应该有梦想,接上地气,融入现实,找准定位。不求大而全,但谋专而特;实现转化,跨越学科界限,剑指临床医学界难题,制定国际认同的标准、规范;克服局限性,为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丰富发展活血化瘀理论与实践,通力合作,互相包容,做出应有的新的奉献。我们的存在,不能只是谋生计,还应考虑自己立身处世之本,在一起是缘分,团结包容就是力量,我们的集体要出人才,出实用型医学家,战略科学家,出思想,出理论,出实用性成果,为人民大众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事业留下业绩。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