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西医诊断 中医辨证 中药为主——裴正学谈中西医学科特点和结合思路 |
作者:陈光艳 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4 15:53:1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西医重视微观 中医重视宏观 转眼到了16世纪,首先在西方出现了采矿业,接着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革命,这种新的生产力突破了旧的生产关系,使大工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医学上相继应用了放大镜、显微镜,使西方医学逐渐向微观发展。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100倍放大镜看到了软木塞的细胞结构。167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270倍放大镜看到了横纹肌细胞,1805年,德国生物学家L·奥肯用自制的300倍放大镜,观察人体不同的组织,并第一个提出了类似细胞的概念。1833年英国植物学家R·布朗在植物细胞内发现了细胞核。到19世纪30年代,施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翌年施旺提出“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对施莱登提出的“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的观点进行了补充。《细胞学说》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20年后另一位德国科学魏尔肖作出了重要的论断: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是存在的活细胞。他在1858年出版的《细胞病理学》,为西方医学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至今仍然被西方医学视为经典。从此西医从逻辑推理转向了实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过度。与此同时,中医还是依照祖先的旧制辨证论治,没有看到微观,只能从宏观上对疾病进行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仍然是中医宏观辨证的大原则。《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和参也,与天地相应也”,《素问·五常大论》曰“必先岁气,勿伐天和”。故中医将人体看做是一个整体,同时认为人和宇宙也形成一个整体。 西医重视病原的致病性 中医重视机体的反应性 17世纪末,匈牙利产科医生塞梅尔威斯认为,产褥热是由于围产期感染了腐败物质而形成。18世纪初,英国人里斯用石碳酸消毒手术器械之后,手术感染机会大大减少,他认为石碳酸可以杀灭微生物。18世纪晚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了炭疽杆菌,并提出了巴斯德消毒法。在工业革命之后,新的生产力突破了旧的生产关系,各领域都突飞猛进发展。德国伟大的细菌学家柯霍和他的学生革兰于19世纪初期发明了细菌培养基和细菌染色法,从此西方医学将注意力转到了病原的致病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去杀灭微生物。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是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它将大量的感染疾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后,越来越多的抗生素产生,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相继出现,效果也越来越好,西方医学在病原的致病性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夫人禀五常,皆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畅通,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中医始终没有机会借助现代大工业提供的先进设备,对病原致病性的认识仍然以外因、内因、不内不外因为圭臬,仍以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七情内因,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实验研究的依据,只是从机体的反应性入手。这种现状直到温病学诞生,吴又可对此产生了疑问,他说“戾气者,非风、非寒、非暑、非凉,亦非四时交错之气,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 西医病原观飞跃的进展是件好事,但是他们在深入研究微观的同时,却忽视了宏观的重要性,而他们所忽视的宏观恰是中医之所长。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