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铁杆中医说”之思考 |
作者:邓中光 广…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4 9:10:1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培养铁杆中医以振兴中医”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多年所倡导的,其对“铁杆中医”作了如下的诠释:“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之上,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他们是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熟练掌握辨证论治,能运用中医各种治疗方法为病人解除疾苦的医生;他们是有科学的头脑,有广博的知识,能与21世纪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优秀人才,乃铁杆中医也。” “铁杆中医”首先需要的是一个“铁”字,那就是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对中医的事业有铁一般坚定不移的信念。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实属难之又难。多年来中医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历程告诉我们,中医在所谓的“科学化”面前遭受到质疑,从而受到了歧视、打击和排挤。不解决好“中医是否科学”的认识,“铁杆中医”的“铁”的信念就树立不起来。 中医是否科学?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科学?笔者认为:“科学”在认知层面就是“求真”。前些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中就有这样的言论:“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科技大爆炸的年代,还要我们学两千多年前的内经,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事实上,现代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有时还未能揭开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奥秘,从这一角度来看,前人的科技成果是过时了、落后了,还是超前了?即便把病治好了,但没有所谓的科学数据支持,也是“不科学”。对此,邓铁涛常打趣说:“用研究有线电话的方法去研究无线移动电话能行吗?”还说:“中医在很多方面并不是落后了,而是超前了。” 那怎样才能求得真知?怎样才能检验出真理?只有实践。马列主义的认识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靠实验室和统计学。这些只是“求真”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并非鉴别真理的标准。所以,中医的科学性只有用“疗效”来说话,中医经历近百余年的风风雨雨而不倒,也正是有疗效,能救人于疾苦之中。既然中医是科学的,但它的理论又不是在实验室中产生的,那它是怎么来的?中医的理论,就是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运用哲学的观点指导提炼出来的,又不断回到实践中去加以修正,螺旋式的上升中产生形成的。现代不是有学者提出人类的认识论中有一种“黑箱论”吗?邓铁涛认为,中医的认识论有点像“黑箱论”,而对黑箱,不需要打开,而是通过信息的输入与反馈多次交换,便能探知黑箱内部的变化规律,这就解释了中医学为什么没有依靠解剖学和实验研究也能建立起来。 “铁杆中医”除了对中医的理论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外,还要有过硬的医疗技能,要善于和敢于去治疗一些疑难危重之病证。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不少中医诊疗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厄运,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去传承,传承工作做好了,创新发展才有根基,才有底气。 说到传承,就离不开向前人学习,如何学?邓铁涛提倡:一是学习古籍文献,以四大经典为根,各家学说为本;二是向名老中医学习;三是民间采风。这三者中,较为难办的是第一条,由于古籍文献年代久远,文字深奥难懂,又加之古今疾病谱的改变,易令人生疑。 传承的目的是为求发展,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落实到临床医疗上。只有突破疑难重症的治疗,解救大众于疾苦之中,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才有其存在的意义。所以邓铁涛说“临床实践是生命线”。只有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才能从实践中求传承,求发展。在这方面,他是我们的表率。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面对汹涌而至的全球未见过的新疫证,积极参与临床会诊,指导临床诊治,并呼吁让中医上马联合西医抗击“非典”。其结果是中医药在治疗“非典”疫证的战斗中大显神威,让世人刮目相看,就连世卫组织都给予充分肯定。如今,邓老已96岁高龄,仍在为振兴中医事业而忘我工作。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她的振兴需要千万铁杆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她应该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人类的健康继续作出贡献。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