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式
作者:欧阳真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7 9:55:0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有时症候群虽不具备,但若病机一致,医者只要抓住其病机实质,便可辨证准确,论治中肯。

  ●治疗上,必须处理好主证与次证、兼证的关系,即在治疗一组症候群的基础上,附加治疗次证和兼证的药物。

  《伤寒论》全书始终贯穿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辨证思维过程。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内经》治病求本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识到疾病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病机是“证”的高度概括,病机必然透过证候反映于外,通过辨证,法因证立,方随法出,药依方遣。兹就《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式浅谈如下,不当之处,还请同道指正。

  重点抓“症候群” 但不忽视“部分症候”

  就《伤寒论》而言,“证”即“证候”,指六经病及六经病在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各具特点但又彼此联系的症候群。症候的全部出现或部分出现,都是疾病实质的外在反映,所不同的是,证候是一组“症候群”的综合表现。从辨证的角度分析,前者是病机实质从整体全部反映到外部的现象。“证”的概念,实际上包括以上两个方面。如桂枝汤证的“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都属于一组症候表现。通过一组症候,便可迅速地抓住疾病的症结。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组症候群并不一定全部具备,而只是部分具备,这种情况就比较棘手。《伤寒论》这样的条文不在少数,如53条“病常自汗出”和54条“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都属桂枝汤证,但只是部分症候出现,辨证时就较为费神。否则一不小心,就容易贻误病机而形成变证。又如小柴胡汤证,若四证俱备,便一目了然,但有时只见“胸满胁痛”(37条)、“呕而发热”(149条)、“胸胁满而不去”(129条)或“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条)等,亦可用小柴胡汤治疗。说明症候群虽不具备,但其邪入少阳的病机是一致的,医者只要抓住其病机的实质,便可辨证准确,论治中肯。因此,仲景提示我们:“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01条)。可见,仲景非常善于透过局部现象去掌握其病机的实质。

  重点抓主证 其次处理好次证和兼证

  抓主证思想,亦贯穿于《伤寒论》全书之中。所谓主证,即在一组症候群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证候。根据主证制定主方,每一方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主证。只有掌握主证,才能从错综复杂的症候群中找到反映疾病病机的症结,从而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以白虎加人参汤证为例,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条都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一是大烦渴不解,一是渴欲饮水数升,一是口燥渴,可知热盛伤津之烦渴即是主证。由于热盛于里,故有时“表里俱热”(168条),有时“身无大热”(169条)。但是,掌握了热盛伤津烦渴的主证,就不会被“时时恶风”(168条)或“背微恶寒”(169条)等所干扰,同时也不必强调“身热”、“大汗”、“脉洪大”等症俱备了。又如,大结胸证为水热互结,其主证为“心下痛,按之石鞕”或“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其余皆是次证,只要掌握了腹诊主证,便一举抓住了疾病的症结。此外,以方名证,实际上是建立在主证的基础上,如四逆汤证以“四肢厥逆,下利清谷”为主证,理中丸证以“腹痛吐利”为主证等,皆不胜枚举。

  《伤寒论》虽然强调主证,但同时又要照顾次证和兼证。次证可作为主证的佐证,以补充主证之不足。例如小青龙汤证,以“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为病机,主证为“发热而咳”,次证为“喘,咳,呕,下利”,在提示主证的同时,也提示了次证。原文以“或”字概括,或见或不见,不一定俱见,但见一二证,即可作为佐证。又如四逆散证,其病机为肝气郁结,不能布达四肢,故以“四肢厥逆”为主证,而“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疼,或泄利下重”等所有或然证,都属肝气郁结的次证,但这些次证又可作为辅助诊断气郁致厥与其他因素致厥的辨证佐证。因此,次证在辨证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