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内经》的三部九候诊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4-30 16:14:4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三部九候诊法

 

   《内经》中的三部九候诊法又称遍诊法,即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诊察这些脉动部位的脉象,可以了解全身各脏腑、经脉的生理病理状况。
 
    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  

    上部:上部天是指两侧颞动脉,可以反映头额及颞部的病痛;上部人是指耳前动脉,可以了解目和耳的情况;上部地,是指两颊动脉,可以了解口腔和牙齿的情况。

    中部:中部天,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处,可候肺气;中部人,是手少阴心经的动脉处,可候心气;中部地,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动脉处,候胸中之气。

    下部:下部天,是足厥阴肝经的动脉处,候肝气;下部人,是足太阴脾经或足阳明胃经的动脉处,候脾胃之气;下部地,是足少阴肾经的动脉处,候肾气。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可见,三部九候诊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诊脉方法,其用义是何处脉象有变化,便可提示相应部位、经络、脏腑发生病变的可能,而不是用一处或几处脉象来测知全身情况。

    此外,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太谿三部诊法。其中以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趺阳脉候胃气,太溪脉候肾气。现在这种诊法多在寸口无脉搏或者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如两手寸口脉象十分微弱,而趺阳脉尚有一定力量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尚存,尚有救治的可能;如趺阳脉难以触及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已绝,难以救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