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脑主神明”指什么?不应盲从 |
作者:翟盼 湖北…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4 15:43:0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笔者跟随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丁砚兵教授学习,听其讲解“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收获甚多。故将丁砚兵关于“心主神明”的观点简介于此,与大家交流。 “心主神明”即心主神志,或心藏神,此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辛夷条下有“脑为元神之府”,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也指出“灵记性在脑不在心”。由此,“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及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脑在思维活动的产生中至关重要,而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心脏在神智活动中起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心主神明的观点是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形成的,缺乏科学性,主张将“心主神明”变革为“脑主神明”。 对此,丁砚兵指出,要辩证看待“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要搞清楚“心主神明”的由来,弄清楚“心主神明”的含义,切不可盲目变革。 “心主神明”源于古代哲学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心主神明”理论也不例外。如《荀子·解蔽篇》指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纵观古代书籍可以总结出,心的含义有核心、根本、中心、中央等含义。 且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封建思想不容古人进行人体解剖,当古代哲学家对产生意识活动的器官进行探索时,便很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心灵论”。它不仅影响着《内经》“心主神明”观点的提出,而且也为世人所接受。 “心主神明”的含义 “神明”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反应等,无不包含在神的范围。而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中医“心主神明”是指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由心所主持。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可致精神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证候,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此“心”不是心脏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本神》也有“心藏脉,脉舍神”等。这些都说明中医学的“心”为身体最高统帅,在五脏六腑中最重要。 此“心”已经超出了五脏独立的脏器,是一个完整的生理功能,它不单纯指西医解剖学中的心脏,功能概括了解剖学中的脑、心、血管等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渗透整个中医学 以《内经》提出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藏脉,脉舍神”等为基础,中医学形成了形成了以心系统为中心的包含人体五大功能系统的藏象理论,以及与“心主神明”相关的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等理论。 一是心为十二官之主,主血脉,藏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二是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和血脉运行障碍。三是“心主神志”的理论被历代医家运用于神志异常的疾病,如癫、狂、痴、痫、郁证、不寐等病,并且可以取得相对良好的效果。 可见“心主神明”的理论不仅已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贯彻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诸多方面,并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 不应盲从“脑主神明” 有学者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脑为元神之府”以及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有“灵记性在脑不在心”等,结合西医学的神经学科相关知识就提出“脑主神明”说,这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一方面,“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不是用来说明“神明”的,王清任的“灵记性在脑不在心”也只是建立在没有健全的解剖学知识上。另一方面,西医学没有“脑主神明”说,也不会提出“脑主神明”。脑只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代替不了神经系统。 综上所述,以“脑主神明”替代“心主神明”的观点是需要商榷和验证的,不能因为要创新、发展中医就否定“心主神明”,更不能否定中医学的根本。如果将“心主神明”变革为“脑主神明”,虽对思维的微观机理认识较为准确,但“心主神明”名称是中医学术语,如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内容来解释其机理,避而不谈其中医学的由来及含义,却背离了中医学的宗旨。 因此,中医后学完全没有必要盲目追随“脑主神明”说的论点,必须辩证看待“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充分肯定“心主神明”理论在中医学领域中所处的地位。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