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E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8 9:27:5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L

lǎo 音老。积水,路上的积水。王勃《滕王阁序》“~水尽而寒潭清。”[潦水]李时珍说“~~乃雨水所积。”[263条]“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右八味,以~~一斗。”[潦倒]颓丧,失意;放荡不羁。杜甫《登高》诗“~~新停浊酒杯。”
laò 音烙。①人或牛、羊等哺乳动物的奶制品,如奶酪,牛酪。[12条]“桂枝汤……禁生冷……五辛、酒~、臭恶等物。”②果实煮成浆。如“杏~。”
léi 音雷。①瘦弱。[146条]“三物小白散方……强人半钱匕,~者减之。”②缠绕。注意:赢 yíng 音盈,与羸两字读音、意义均不相同。
li 音立。①害怕的发抖,如“战~”、“~~危惧”。②冷的发抖。[89条]“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而振。”
lìao ①懂得,明白。[150条]“昼日明~,暮则谵语。”②结束,完毕。③清楚。[了了]“风家,表解而不~~者,十二日愈。”
挛(攣) luán 音孪。①互相牵连。②手足踡曲,不能伸直。[30条]“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拘挛]《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经之络,令人~~背急,引胁而痛。”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