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唐由之:我为毛泽东主席做白内障手术
作者:唐由之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4 17:56:5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见到了毛主席


1975 年春节前的一个星期天,一位解放军上门来只说了声有任务,就让我带上随身用品登上了等在门口的轿车。汽车风驰电掣般地开往京郊某军用机场。在那里,有两架飞机正等候着我们。同行的还有几位医学界的同道。根据云层下那由黄转绿的景色,估计飞机正在向南飞行。

第二天一早,有人通知说毛主席要接见。一行人听了心情十分激动。当时的报纸、广播一说到毛主席,所用的形容词都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及至见了面,我差点没掉下泪来。只见身穿浴衣、坐在沙发里的毛主席,形容憔悴、头发苍白,脸上带有明显的病容,两眼茫然地平视着前方。听到有人进来,毛主席很谦虚地勉强按住沙发扶手,想站起身来,我们赶紧走到主席的身边,说:“主席,我们是晚辈,您千万不用起来。”我们一一报了自己的姓名。主席边听边微微颔首。当听到眼科专家张晓楼的名字时,主席微笑着调侃道:“噢,你这个楼永远大不了,‘小楼’嘛!”话音一落,引起了一片笑声。凝于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一下子散去。直到此时,我们才知道毛主席身体有病又患了白内障,经整整两年了。

我为毛主席做手术

我们为毛主席做了眼睛的检查后,医疗小组开始研究他的病情,讨论治疗方案。毛主席当时8 2 岁,身患多种老年病,已不能承受当时西医的白内障摘除手术,比较适合做中西医结合的针拨术。这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手术,是我在中国古代手术的基础上研究多年的成果。与当时西医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对人体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经过总结以往病历,观摩当时各人所做病例等,再三研究分析,周总理、邓小平副总理最后决定,由我主刀,为毛主席做手术。我立时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准备工作开始了。春去秋来,经过7 个多月缜密的研讨和周全的技术准备,其间包括对毛主席解释白内障的起因和各种治疗方法等。医疗小组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手术了,最后又用了1 0 天的时间,仔细地将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准备是准备了,但究竟做不做手术,毛主席本人还没表态。大家委派我去征求主席的意见。我镇定了一下自己,轻轻走进毛主席的房间:“主席,今天是第10 天了,您看做手术怎么样? ”

“你们都准备好了? ”
“准备好了。”
“没问题了? ”
“问题? 问题还是有的。”

我如实地说,“就是冲洗泪道时看到主席头稍微动了一下,是我未做好麻醉。”

主席听了我的话,躺在床上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大手向前一推,爽快地说:“做! ”

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汪东兴等人得知毛主席要做手术,很快都来了。

那时已接近午夜,张玉凤和我一起搀着毛主席走向手术室。主席又问:“音乐准备好了吗?”“噢,音乐!我没有准备。”主席立即让张玉凤去准备播放弹词《满江红》的录音带,这大概是毛主席最爱听的昆曲吧!手术开始了,主刀是我,第一助手是高培质,第二助手是张淑芳,手术室护士是张菊敏。刷手、泡手、穿手术衣,给毛主席的眼部消毒,铺上无菌孔巾⋯⋯一切都有条不紊,别看前期的准备那样漫长、紧张,真正做起来,只用了五六分钟,就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给毛主席包扎好双眼,用手推车送他回卧室躺下,我立即前去向一直守候着的周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等汇报手术经过。周总理说:“我们在窗外看了你给主席手术的全过程,你很沉着、熟练、稳健,我们很高兴。”周总理还特别嘱咐,千
万要防止术后出血和感染,一定要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并问今天谁值班,我说是我,周总理很高兴地与我握手告别。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心电监护显示,主席的心率、血压等没有丝毫波动,表现出了主席遇事的镇静自若。

非凡的记忆力

熟悉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他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毛主席午夜做完手术之后,很快便沉沉睡去,过了约两个小时,守候在外边的我听到主席翻身的声音,即轻轻地走向主席的卧室,毛主席问:“谁来了? ”张玉凤说:“主席,唐由之大夫来了。”毛主席听了,口中念道:“‘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毛主席有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一时我没有听懂。主席便让张玉凤取来笔和纸,摸索着写下这首诗递给了我,我说:“送给我好吗? ”主席说:“好,我给你签个字。”随后,毛

主席又明确地告诉张玉凤:“你从我左边第几个书架、第几层拿来《鲁迅文集》第几卷,那上边有这首诗。”(当时毛主席说的第几个书架、第几层和
第几卷,我已记不起来了)张玉凤按照主席所说取来,翻开一看,真有此诗,且毛主席背得一字不差。

有主见又坦诚

在术前准备的日子里,我们已知道毛主席的脾气是比较有主见,在开会研究术后护理时,大家商定,手术后头两次换药时,不给他试戴眼镜,生怕他试了镜子一看视力有这么好,就不肯再把眼睛包上。为了安全起见,术后眼睛必须包3 天,否则容易感染。手术24 小时之后,我们来给毛主席换药。打开纱布一看,眼睛只有轻微的充血,角膜清亮,情况很好。当时不知怎么搞的,有位大夫一高兴,从兜里掏出一个深度远视镜片来放到毛主席眼前,问:“主席,您看得清楚吗?”毛主席看了,连说清楚,高兴极了。然而,麻烦也就来了,当我换完药准备重新给他包上的时候,已经长时间不能自己看书看文件的毛主席无论如何也不让包了,说:“这不是很好吗?还包什么?”

我说:“一定要包。”“包多长时间”“包3 天。”

毛主席说:“手术那天是一天,昨天是一天,到现在不已经是3 天了吗?”我意识到自己在手术前对主席解释得还不够,只好耐心地说:“医学上所说的3 天是指3 个24 小时,一共72小时,现在还差得多呢。”毛主席听了有些不悦,做手势让人们都走开。大家知道他生气了,都悄悄地退出了房间,只有我没有走,此时不知哪儿来的勇气,我说:“主席,平时您是主席,我们应该听您的。可现在您是病人,我是医生,您应该听我的。”经过一番争执,一番“讨价还价”,毛主席允许我给他戴上了一个透明的塑料眼罩。
在外屋心焦地挨过了4 个多小时之后,见张玉凤来叫我进去,一见面,毛主席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比出一个“V”字,说:“唐大夫,你胜利了。”我问:“为什么?”主席答:“我的眼睛疼了,还是包上吧!”我细心地查看了他的眼睛,重新消毒、点药,用消毒纱布给他包上了。一边包一边对主席说:“您也胜利了。”毛主席问:“为什么?”我说:“您提倡发展中医,提倡中西医结合,您手术的成功,正是继承发扬中医的成果呀!”毛主席点点头,笑了。

生活简朴,以身作则,支持民族工业

关于毛主席的生活,我至今仍感慨万分。在他身边生活的10 个月中,我看到:主席用的手表是国产的老“上海”牌,衣服、床单甚至脚上穿的拖鞋都是打着补丁的。一张普通的大床,半边床放书,半边床睡人。惟一的一件“奢侈”品就是一台进口彩电,这是毛主席身边仅有的“洋货”。

毛主席对国家的民族工业十分关心,只要条件允许,他所需要的东西是一定要用国产的。医疗小组充分尊重了他的意愿,全部使用国产器械完成了这一重要手术。我看到毛主席的日常饮食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一碟武昌鱼的鱼尾部分,一碟绿叶蔬菜,一小盘白切肉,一小碟酱油,外加一小碟湖南辣椒酱。主食总是米饭。用来盛米饭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瓷碗。

感情十分丰富

人们很难理解,作为一国之首的毛主席,生活却比较单调,在主席身边的我多次看到周末时为他领来一群群孩子,可能是老革命或烈士的后代,此时,作为国家至高至尊的领袖,毛主席同这些半大的孩子在一起,又活泼,又开心。他给孩子们说笑话,讲故事,同他们一起嬉笑。有时四五个孩子爬到他床上、身上吵着争着问:“主席,你看得见我吗?”这时的毛主席,快乐得活像一个大孩童、一个慈祥的老爷爷。有人曾写过一本书,书中说毛泽东主席一生只哭过3次,我说至少是4 次。那是手术后的第5 天,房间里只有毛主席和两人,戴上了眼镜的毛主席先静静地读书,后来小声低吟着什么,继而突然嚎啕大哭,我见他手捧着书本,哭得白发乱颤,哭声既悲痛又感慨。事发突然,我既紧张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赶快走过去劝慰他,让他节制,别哭坏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渐渐平静一些,同时把书递给我看,原来是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写的《念奴娇·登多景楼》。词中云:“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这首词,慷慨淋漓地抒发出一种感今怀古的豪情,怪不得年迈的毛主席读来如此动情。当时,历时9 年多的“文化大革命”似有失控之势,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 按词意,也可能是想到台湾何时回归大陆,也许,这正是82 岁高龄的毛主席日夜忧心的烦恼吧?

是非分明

当年我有许多事情都搞不明白。其中最不明白的一件事,就是我在毛主席身边的10 个月中,一次都没见到江青来过。连毛主席做手术这么大的事情,江青都没来看一看。直到手术后毛主席视力已恢复,有一天,听了汪东兴传达的一次电话记录后才知道,是毛主席不想见江青。电话内容如下:

江青:“主席,我想请医疗小组的大夫们吃顿饭。”
毛主席:“不要请客吃饭。”
江青:“我想来看看主席。”
毛主席:“没有这个必要。”
江青:“请主席代我向医生们致谢。”
毛主席:“这可以办到。”仅此而已。

另有一次, 我住在外间屋,听到张玉凤向毛主席汇报江青对《创业》电影的批判后,毛主席说:“此片无大过,罪状有十条之众,何其过也,不宜党内文艺路线的调整。”( 大意如此) 张玉凤又问毛泽东:“主席,江青跟了您这么多年,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呀? ”毛主席没有回答。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主席在示意我
们“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是大非,是政治上对我们的关怀。真正的人民公仆

毛主席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作为国家领袖人物,常常会收到外国首脑、外国友人的礼物。然而,礼物不论大小,价值不论贵贱,毛主席总是毫无保留地上交国库。一次,警卫班因为战士们日夜值班,平时生活过于单调,请求将某国友人送给毛主席的一台小半导体收音机留用,但报告送交毛主席批示时,却遭到了拒绝。最后,还是由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情”,讲明确属工作之需后,毛主席才同意破例一次。医疗小组为毛主席治病期间,正值评《水浒》。因为我也很喜欢读《水浒》,所以提出能否帮我买一套( 当时因为工作之需,我不能轻易地离开主席),不想却遭到了拒绝。事后,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如果以“毛办”的名义去买书,怕对方会变相照顾,占了人家的“便宜”,这是毛主席最忌讳的事。毛主席从不搞特殊化,也坚决禁止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打着他的旗号搞特权。

毛主席对别人要求如此,对自己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平时,如果有亲戚来看他,他也仅是在日常饮食之外,多加一份炒鸡蛋而已,从不搞正式宴请。他自己的伙食费及一切生活费用,也都是从工资里扣除,在这一点上,他绝对是公私分明的。

我在毛主席身边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他的高尚品德深深感染了我,每当我回忆起这些往事,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无比的崇敬.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