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十二经脉 七、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 |
作者:中医人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28 16:51:1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16) 督俞 Dūshū[定位]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六或第七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六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配伍] 配内关治心痛、胸闷。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17) 膈俞 Géshū[定位]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布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配伍] 配内关、足三里治呕吐、呃逆;配足三里、血海、肓膏治贫血。 [刺灸法] 斜刺0.5之0.8寸。 [附注] (1)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2)参考资料:据报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贫血状态(红细胞在400万/mm’以下,血红蛋白在65两以下),针刺“膈俞”、“膏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
(18) 肝俞 Gānshū[定位]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配伍] 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肝的背俞穴。
(19) 胆俞 Dǎnshū[定位] 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 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配伍] 配阳陵泉、太冲胆道疾病。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胆的背俞穴。
(20) 脾俞 Pǐshū[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一胸神经后支肌支。 [主治] 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脱、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脾的背俞穴。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