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生脉散的临床应用 |
作者:张明雪 文章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25 9:12:0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生脉散是主要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源于金代医家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卷下》“麦门冬”条内,其弟子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一书,阐明其方义为“气充脉复,故名生脉”,清代医学家吴昆的《医方考》谓之“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备也,名曰生脉”。该方由人参、麦冬各五分,五味子七粒组成。生脉散还有别名,如《丹溪心法·卷一》称为“生脉汤”、《兰台轨范》称为“生脉饮”等。 生脉散主治的气阴两虚主要是指上焦心肺气虚和阴液亏损的证候。心肺相通,同在上焦。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主藏神;肺为相傅之官,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君主失职,则相傅最先受累。心气虚,运血无力,则肺朝百脉受累,主气失职而气短,故“喘为心气不足”。肺气虚,不能助心行血,则心气亦会受累。气血同源,心肺二脏息息相关。心气虚和肺气虚相互影响,最终发展成为心肺气虚证。气虚日久,必损及阴液,从而形成气阴两虚。 心的气阴两虚证形成,与思虑太过、年老体衰、罹病日久、烦劳过度或感受外邪有关。肺的气阴两虚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多因久患肺病,长期咳喘,肺之气阴耗损所致。还可见于外感温热或暑热等热性病过程中,究其成因是由于热耗津伤,汗出太过,甚则导致“气随津脱”。 气阴两虚证临床可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动辄尤甚,自汗、盗汗,潮热颧红,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若气阴两虚由久咳伤肺而致,临床上还可见干咳少痰,动辄喘促。心之气阴两虚者,除一般见症外,还会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胸闷,健忘,脉结代等表现。另外,在热病过程中,由于汗出过多,气随津脱,还可出现冷汗淋漓,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之虚脱表现。 生脉散组方之初,本不以治心为其立方之意,但费伯雄在《医方论·卷三·清暑之剂》中云:“肺主气,心主血,生脉散养心肺之阴,使气血得以荣养一身”。指出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敛汗之功,进而说明是治疗心系疾病气阴两虚证的代表方剂。方用人参甘温补肺,益气生津,大补元气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热润肺除烦,为臣药。两药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收敛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即《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之意。三药相伍,一补一清一敛,补肺、养心、滋阴,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气得充,则可复生。《医方集解·生脉散保肺复脉见暑门》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李东垣以本方加黄芪、甘草,名“生脉保元汤”,补气之力更佳;再加当归、白芍,名“人参饮子”,治气虚喘咳,吐血衄血。 生脉散的临床应用要注意把握气阴两虚这个基本证候,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辨证。如出现心悸气短,神疲自汗等心肺气虚证较重者,可加黄芪、茯苓、白术、天冬等以健脾益气。若肺阴虚较甚,见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咳喘无力,动则益甚者,可去人参,加北沙参、天花粉、桑叶、川贝母、地骨皮、百合、黄芩等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对心阴不足较甚,见心烦心悸,少寐多梦,潮热盗汗者,可加生地、玄参、柏子仁、酸枣仁、丹皮等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若出现亡阳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脉微欲绝者,可重用红参至50g,并加用附子、肉桂、龙骨、牡蛎、大剂量山萸肉等以回阳救逆固脱。由此可见,生脉散不仅用于多种慢性疾病,也常用于急病重证,属补虚之剂,对气阴两虚证,有益气养阴,生津敛汗之功,但对实证不可妄投,以免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现代临床应用生脉散主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除治疗各种心脏疾患外,也常用于肺结核、矽肺、慢性支气管炎、低血压、神经衰弱、心衰、休克、妇科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等多种疾患。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