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李士懋用药经验点滴
作者:张静 河北…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29 15:37:0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附子肉桂既守又走

  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肉桂专补命门之火,守而不走,其妙更在引龙雷之火下行,以安肾脏。附子得肉桂坚守命门之性,虽通行三焦而不能飞越;肉桂附子之走散,除脏腑之沉寒,三焦之厥逆,温补而不呆滞。两者既走又守,李士懋用之相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守而不走,温补命门以引火归元  如治白某,女,复发性口腔溃疡3年,伴咽痛,口干,脉沉弦细无力。脉沉弦细无力乃为少阴之主脉。李士懋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口腔溃疡,咽痛,口干乃阳虚虚阳浮越所致,故加附子肉桂大补命门之火以引火归元。

  既走又守,补火以生土  如治张某某,女,浅表性胃溃疡,干哕、纳呆,脉弦缓无力。弦无力为肝虚,缓为脾虚,故断为肝脾两虚,予升阳益胃汤合逍遥散,疏肝健脾以补虚。李士懋妙手回春之笔在于加入附子、肉桂以补火生土。揣摩师意,“补火生土”之由有二:一是火为土之母,附子、肉桂温命门之火以生土。二是附子走行十二经脉,可温脏腑之寒,故可直接温补中焦之脾土。

  用黄芪治虚性高血压

  对于气虚型高血压,临床并不常见。但见之则较为棘手。因益气则恐血压骤然升高,反之则又不能治其本。然李士懋用黄芪配伍虫类药治疗气虚型高血压,确有卓效。

  范某,男,44岁。2006年6月19日初诊。高血压已半年。药物控制在140/110毫米汞柱。头晕,阵发性胸痛,气短,汗多,左上肢麻,脉弦无力,舌可。证属阳虚气弱,虚风萌动。治宜益气温阳,佐以息风。生黄芪60克,炮附子15克(先煎),白术19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7克,当归15克,蜈蚣10条,全蝎10克。14剂,水煎服。嘱停西药。二诊:胸痛减,头昏目胀,晨起恶心,脉仍弦无力,舌可。上方将生黄芪加至120克,炮附子30克,并佐山茱萸30克。前方临证加减63剂。血压120/90毫米汞柱,无他不适。

  按:本案脉无力,乃阳气馁弱,经脉失于温煦而出现弦象,故诊为阳虚气弱,肝气萌动。阳气虚,清阳不达于巅,虚风窃居阳位故头晕;寒痹于清旷之野而胸痛;津液失于固护而汗多;窜于经络而肢麻。诸症皆可用阳气虚弱解之,故李士懋以四君子为底方益其气,加附子以温阳,桂枝温心阳而通血脉,当归养血活血,蜈蚣全蝎息风以止痉。方子配伍精当,严谨。其中画龙点睛之笔在于黄芪一味。张锡纯云:“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本经》又云其“主大风”。故黄芪集补气、升举、息风为一体。因其善补诸气,故和附子相配伍益气温阳以治其本;又因其升举之力可托蜈蚣直达于巅以息风解痉,且黄芪主大风﹙此时黄芪用量需大﹚,又助蜈蚣之行窜搜风,开破气血之凝聚以治其标。可见,黄芪实为治疗虚性高血压之佳品。

  李士懋临床用药之妙不止如此,如木火刑金之咳嗽者,李士懋在清泻肝火的同时,亦加入桑白皮地骨皮,一则取泻白散清泻肺热以泻肺气之意,二则两者均为金家之药,佐金以平木亢;对于风湿性的痹证,李士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上当归,亦取“治风先止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若由于气虚而至清阳不升时,在补气的基础上,李士懋爱加上风药以鼓舞阳气的升发,等等,值得我辈好好学习。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