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么就戒不掉这口“野味”? |
作者:文/宋金波…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23 11:58:0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佛山海鲜档口偷卖果子狸、猪獾等 事实上,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野生动物的私售、食用“地下”产业链形成已久。在武汉疫情持续的当下,仍有不法商贩提供“一条龙服务”。 1月22日中午,佛山气温接近25摄氏度。佛山海宝湾水产市场里除了海鲜的腥味,还有浓烈的禽类气味。 虽近年关,但这家佛山最大的水产交易市场依然熙攘,批量采购的酒家、手挽大袋的散客来往问价。 海鲜市场的外衣下,藏着一条隐秘的野味街。随口询问几句,就有店家把记者指往市场东门的一排店铺,平时,这里至少有5家店铺售卖各式“野味”。记者看到,这几家店铺中两家店铺招牌是水产店,一家店铺是农副产品店。但不难发现,有些店内堆着不少沾满动物粪便的铁笼子。 记者问起“野味”,一位正在剥鸡毛的店主连连摆手,警惕地审视记者及周边环境,之后又小声告诉记者,“(正月)十五以后给我打电话。” 弘记农副产品店则不避讳自己的野味生意。店铺门口摆着六七个铁笼,里面挤满活的鸡、鹅、鸭、鸽子等,店里地面湿滑难行,禽类的异味混杂在湿闷的空气里,刚用完的菜刀被扔在地板上。老板身上沾着鸡毛,与几名店员在门口给鸡去毛。 老板告诉记者,过年期间“野味”查得严,价也高。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老板同意带记者“看货”。 “你运气好,我车上就有。我准备运走的。”店铺外停车场一辆银色小面包车旁,老板扫了一眼周围后,打开车厢。一阵浓烈的动物排泄物味扑来。这辆8座的面包车车厢里,塞了两个1米见方的铁笼,其中一个铁笼里有3只活土拨鼠,另一个关着1只活猪獾。两个铁笼里都放着碟子,碟子上是生鸡肉,车内满是粪便。 老板说,这两种野味都是野生动物,从宁夏和甘肃运来,用面包车拉到市场卖,由于没进食,看起来都呆呆的。至于具体来源,老板拒绝透露。除了这些,老板称还有野生的树熊和东北狸。 “猪獾重约15斤,每斤80元;土拨鼠重约12斤,每斤75元。如果买,我可以帮忙宰杀,加工费每斤25元。” 国记店铺位于东门侧面,除了约20平米的一层店面外,有阶梯可直上2层空间。“不是过年的话,平时还是有的。”国记店铺老板向二楼方向努努嘴。二楼阶梯靠墙存放着约10个空的铁笼。 国记老板告诉新京报记者,店铺开业5年,平时主要销售活禽类,也销售养殖的水律蛇以及蛇酒,但有食客来问的话,也有些“野味”存货,“果子狸、白面狸卖得最多,山猪、竹鼠、黄猄,你要我都可以给你调。” 他称卖“野味”得偷着干,“市场有监管人员定期来查,今早(1月22日)才来过,所以我们一般不放店里。” ▲店主面包车后藏有野生猪獾和土拨鼠。新京报记者 刘浩南 摄 运输、宰杀、加工形成产业链 这家市场的地下野味生意,早已形成一条从订货、运输、宰杀到加工的一条龙产业链。 一名常年往返佛山和广州的的士司机告诉记者,早些年广东地区确实有吃野味的习惯,但近年广州中心城区打击野生动物售卖的力度很大,加上非典后市民也更加意识到风险,现在售卖野味的地点散落到更偏远的地方,比如佛山、白云等。有卖野味的店铺为防公安部门查处,只做熟客生意。 国记老板介绍,他们的货源来自广西玉树,从当地农户处收购,需要提前至少一天订货。“你要什么,我给你运过来,我们店里就可以帮你宰好处理好,给旁边饭店做就行了。” 在其报价里,果子狸每只从七八斤到十五斤都有,目前售价为每斤175元;白面狸每只约两斤,售价每斤170元,免费宰杀。由于肉质好,果子狸一直最受食客青睐,“我自己都有吃”。 国记店铺300米外,多家海鲜饭店招牌显眼。然而记者了解后发现,这些饭店也常年帮海鲜市场的顾客加工野味。 一家海鲜美食城的厨师告诉记者,每斤175元的果子狸“买贵了”,属于“过年价”。其称,美食城员工也会在市场买野味来吃,平日果子狸售价约为每斤135元,“过年嘛,又有武汉那事,比平时贵40块左右。” 新京报记者在海宝湾水产市场里发现,市场内有6家海鲜餐厅,其中3家餐厅明确表示,可以提供宰杀或加工“野味”服务,加工费不一。 美食城一位经理介绍,为图方便,从海鲜市场里购买“野味”到店里加工,是很多食客都会选择的方式。顾客带来的“野味”,美食城收取每斤20元的加工费,在厨房宰杀烹饪。 对于野味的种类和来源,经理表示,没有限制,若是较大的“野味”,需要提前几个小时交给厨房处理。 另一家海鲜饭店则对“野味”加工谨慎许多。老板称,他们不接野生动物的宰杀单子,只负责烹饪,“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安全。”她表示,武汉疫情出现后,平日每斤28元的加工费,已经上调到每斤31元。 “武汉的事情我知道,可能只是卫生不好而已,我们都吃了几年了,正规的。”这家美食城的厨师对记者的担心不以为意:“我们年会可能也会吃。” 武汉疫情似乎并没有引起这些野味店的担忧。 在一家同样主打蛇肉及蛇酒制品销售的店铺里,一位店主正持刀剖开一条蛇的腹部,用刀背刮出蛇骨。约十五平方米的店面中间,横放着一张桌子,桌上的砧板有血滴落地面,腥味刺鼻。正忙着宰杀的店主不戴口罩,与顾客闲聊。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店员直接在店内处理野味,也没人佩戴口罩,还有人站在边上观看。 国记老板坦言,自己也知道武汉的事情,“也会有担心,但有人来买来吃,钱还是要赚的。” ▲海鲜市场内多家餐厅提供“野味”宰杀烹饪服务。新京报记者 刘浩南 摄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