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么就戒不掉这口“野味”? |
作者:文/宋金波…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23 11:58:0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观点有些人怎么就戒不掉这口“野味”? 近期,随着新型肺炎疫情扩展,“病毒源头”“野生动物”“野味”成了关注热点。对此,钟南山院士也指出:“目前,对于病毒的源头是什么动物,我们还不清楚。但通过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竹鼠、獾。”而其他一些专家在针对疫情传播接受采访时,也多次提及“野生动物”与“野味”。这些信息都集中指向了一点: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初来源,与野生动物有关。 与此同时,一张“大众畜牧野味”的价目表刷爆网络,显示被售卖的“野味”包括活孔雀、活鳄鱼、果子狸等,还标明能“活杀现宰”。而这家店正位于这场风暴的中心——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附近。疫情发源地“野味”生意的存在,也暗合了很多人对病毒来源的想象。 查到SARS病毒源头,花了近10年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的途径,不是野生动物侵入人类环境造成的意外接触,而是因为“野味”。 “野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国对“野味”的饲养、运输方式,不仅制造与增加了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与人类接触的机会,而且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在较小空间内蓄养,各种原本烈度低、传染性不强的病毒得以在不同物种间传播、变异,最终就可能演变成可以传染给人类的恶性病毒。 野生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类,造成严重疫情,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而最近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就是2003年的SARS疫情。 基于目前信息,可以确认的是,与舟山蝙蝠冠状病毒基因最接近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不是一种病毒,但相似度非常高。所以,当疫情开始扩大,人们不能不首先想到SARS。 SARS病毒源头是中华菊头蝠,SARS的“祖先”曾在自然状态下携带于野生中华菊头蝠身上,而其最终传染到人类,是它找到了新的中间宿主果子狸,并很可能在后者身上发生变异,成为可以传染给人类的“超级病毒”。 对SARS源头和中间宿主的研究,在SARS暴发期间没能找到答案,而是差不多10年后才最终大体论定。但也很难说中华菊头蝠和果子狸谁是“罪魁祸首”,谁是无辜“替罪羊”,但换个角度来说,即便果子狸身上有SARS病毒或其变体,如果人类没有“招惹”它,与之保持距离,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野味”是病毒传播最关键一环 事实当然没这么发展。这也就使专家们谈及“野生动物”和“野味”时,有了不同意涵。其中“野味”指向的是人类某种饮食习惯及相关行为。没有这种行为,就不会完成病毒传播链条的最关键一环。 SARS时期找到这一环,是专家调查发现,最早病例大多和野生动物有接触史,因此瞄准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并很快在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检测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样的病毒。 “野生动物市场”,当然就是贩卖“野味”的。而武汉也正好有这么一个“野味市场”——钟南山在接受采访中明确指出:“这次冠状病毒肺炎发源地,来自武汉的那处海鲜市场,我们在现场看,相当多(卖)的并不是海鲜,而是野味。” 病原体接近,可能有近似的宿主,存在同样的“野味市场”,逻辑链条已相当完整。那个“倒霉”的中间宿主到底是果子狸,还是竹鼠或獾,或者其他某种待宰的动物,已不重要了。 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人类,并造成严重疫情,本是小概率事件,但野味市场的长期存在,使其成为几乎必然发生的大概率事件——只要野味市场还存在,某种类似SARS的病毒造成新的疫情,就是随时会被放出盒子的魔鬼。这一点,我们在2003年曾有过痛苦感受,却仍未能让我们下定决心把人类亲手打造的传播链条斩断。 国人对“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传统以及中医药文化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与此同时,据估算,中国地下野味市场规模已达上百亿,这或许是其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生命的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在2003年SARS疫情后,中国野生动物市场的管控力度在短时间内曾大幅提升。不过现在来看,这种提升显然没能达到制止下一次疫情发生的要求。 非法野味市场一直存在的现状,恐怕不仅需要一次预料中的、雷厉风行的整顿,也需要在立法、执法机制设计上做出相应改进。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