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医生不拿回扣引发众怒 卫生局发文称其有精神病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4 9:01:3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在药品回扣已成公开秘密的今天,身为医生的杨国梁,原本只想坚守底线、“独善其身”。不料,由于不小心“挡了别人的财路”,招惹了众怒的杨国梁,不得不走上举报回扣之路。于是,在周围人的眼中,他成了一个“怪人”,一个“精神病”,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内科医生杨国梁早就知道,在一些同行、同事眼里,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但直到最近他才得知,在当地卫生局的官方文件中,自己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疑有人格障碍倾向”。 在他就职的山东省滕州市中医院,杨国梁的业务水平被公认为“不错”。他还年轻,才36岁,现在负责该院神经内科工作,虽未被正式任命为科室主任,但还有上升空间。今年他结了婚,再过一段时间,他将拥有一个小宝宝。 如果沿着这个轨迹按部就班地发展下去,可以想见,他的日子一定不会不好过。 可是,这个医生却一再触犯众怒。 这个月初,他的名字出现在公共媒体上。在杨国梁3个字的背后,不仅牵扯着医院的声誉,还牵扯着这个行业内最敏感的话题——药品回扣。 “我不想当英雄,也不想断大家的财路,败坏医院的名声。”这位瘦小的内科医生声音很小。他解释说,对药品回扣,自己原本只是抱着“不参与、不干预”的态度。没成想,即便只想“独善其身”,杨国梁仍然成为其他人眼中的“绊脚石”。 据杨回忆,2008年,当时的神经内科主任徐某曾分两次给他3600元药品回扣钱。此后杨拒绝再次接受。为此,徐某曾找他谈过几次话。 “他说,因为我不接受,大家都没法接受。后来的回扣钱,都没分下去。”杨国梁说。 这名内科医生认为,拒拿回扣令他们二人从此心存芥蒂,也让同科室的医生对自己有了看法。因为“一旦有人不拿,其他人拿了就会感觉不安全”。矛盾在当年12月中旬的一天甚至升级为肢体冲动。 当天上午,杨、徐以及科室几名大夫一起查房。当查到34床时,徐要求替换掉病人正在使用的复方氨基酸。34床是杨国梁首诊的病人。复方氨基酸,每瓶价格为4.85元。而徐要求使用的药物是每支价格为37.3元的脑蛋白水解物,打点滴时每瓶需3支,共111.9元。杨国梁的想法是,这名病人其实并不需要脑蛋白,因此,徐有使用回扣药品的嫌疑。 杨国梁当即表示不同意:“患者找我做康复治疗,需要打复方氨基酸,别停了。”但徐强烈反对。接着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 当天杨国梁将此事反映给院方,要求院方对此给予答复。但院方迟迟未拿出处理意见。杨国梁突然意识到,在药品回扣已成行业潜规则的今天,自己一人想“独善其身”毫无可能。不仅如此,由于挡了别人的财路,自己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他和哥哥杨运栋开始向上级举报中医院普遍存在的拿回扣现象。 2009年2月,滕州市卫生局组织调查组前来调查。但卫生局副局长马建海说没发现回扣问题。不过,没多久,徐某被调离科主任岗位,并被取消当年的进修机会。尽管没有证据证明此次调动与调查结果直接相关,但院方承认,徐的工作变动带有“惩罚的性质”。此后,徐被剥夺了开处方权。 杨国梁本不想把事情闹大,但卫生局的调查结果令他大失所望,于是再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医院风气及回扣现象。随后,滕州市纪委介入调查。结果是,一些人上交了回扣钱,还有人受到了处分,甚至有人因此被判刑。至于具体的上交数额,纪委常委李军不予回答。 纪委介入后,杨国梁感觉到,尽管自己的举报已被证明属实,身边的朋友、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却在悄悄发生变化。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有记者就杨举报药品回扣一事采访滕州市卫生局时,有关领导拿出了一份文件,上面对杨国梁的描述是,“疑有人格障碍倾向”。而人格障碍,则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种。 中国青年报记者多次向卫生局副局长马建海求证此事,但马表示,他本人不知情。他还告诉记者,他会向局长渠怀勤咨询此事并尽快告诉记者,但截至发稿之时,马也未与记者联系。记者又拨打马办公室电话以及渠怀勤手机,均无人接听。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