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广东艾滋患者就医难:病人检出阳性被推下手术台 |
作者:陈枫 实习…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4 19:26:2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小钟出示两个医院出具的化验单显示,检查结果完全不同。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直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医院也是艾滋病医疗歧视的受害者。” ◎民间组织建议,每个省市推荐1-3家三甲医院作为示范医院,解决艾滋病毒感染者就医难问题。 “未见典型卡波西肉瘤结构,疑为血管增生。” 拿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病理报告,困扰了三个月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小钟却笑不出来。 摸摸像芦柴棒一样瘦小、满是瘀青的胳膊,这个26岁的小伙子说:“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明天醒来就好了。” 梦魇一次次在脑海中闪回:被多个医生赶出门诊,被疑似误诊有罕见肿瘤,被化疗三次奄奄一息……这一切,只因他是一个HIV(艾滋病毒)感染者。 在他身后,广东至少有4万多名HIV感染者,他们已经逐步进入发病高峰期。尽管国务院早在2006年初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第41条就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但综合医院往往以“去定点医院”为由将其拒之门外。“看病难”、“手术难”,是他们共同的困境。 这也是社会的困境。帮助和救治每一个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让他们免于恐惧、隐瞒乃至报复社会,就是对每一个人最好的保护。 “我是不是很快就要死了?” 10月3日下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小钟(化名)蜷缩在苍白的床单里,眼睛像窗外山雨欲来的天空一样灰暗。 斯文白净的小钟是湖北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在一家外企工作三年。 今年6月,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持续发烧,在一家区级医院治疗,抽血查出HIV阳性。“医生吓得脸都青了,马上让我转到市八医院。” 对于感染原因,他不愿多回忆,只说是“一次没有保护的性行为”。 1 看病难 噩梦还在继续。不久,小钟的鼻翼、双脚、睾丸上长出一些小型青色肿块。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没有肿瘤科,只得请来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医生会诊。 他被诊断为一种艾滋病并发疾病——卡波西肉瘤。这是一种罕见的多中心性血管肿瘤,多由艾滋病或器官移植引起,病情进展快,治疗困难,死亡率高。不久前,广州市第八医院刚刚有一名HIV感染者因卡波西肉瘤去世。 医生开出了四个疗程的化疗方案,现在小钟已经完成了三个疗程。每天呕吐、眩晕、全身无力,体重下降了近30斤,血液里的CD4免疫细胞浓度只剩4个/微升,连正常人(500—1600个/微升)的1%都不到。但他觉得身上的肿块没有消失,又冒出来好几个。 他有点怀疑自己的病情,于是要求医生复诊,医生的回复只有一句话:“不用看了。四个疗程做完再说。”他决定先停止化疗,休息几天,让身体恢复到勉强可以下床行走,再去别的医院看看。 10月17日早上,在记者的陪同下,小钟在广州某大医院挂了个普通号。一进诊疗室,他刚说明自己是HIV阳性,医生马上拉起口罩,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然后把其他病人请了出去:“请去外面等一会,有‘特殊’病人。把门关上,完了再叫你们。” 把自己包裹妥当后,医生才转头对他说:“医护人员治疗艾滋病人需要特殊的保护。现在国家没有保护政策,我们治不了。请去艾滋病定点医院。”小钟央求说:“我没有要求治疗,只是请您帮忙诊断一下。”医生仍然无动于衷,开始叫后面的病号,把小钟赶了出去。 这样的场面,小钟已经习惯了。他说,自己已偷偷去过好几家医院,医德好一点的医生会帮忙看一下,给一些建议。很多医生一听说他是HIV感染者就直接拒诊。 无奈之下,小钟只好带上自己的活体标本,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月19日,病理科诊断结果出来了:该样本不属于典型卡波西肉瘤,应该是血管增生,建议找皮肤科再看一下临床症状。皮肤科医生观察了小钟脚上的患处,认为病征与之前确诊为卡波西肉瘤的患者有明显差异。 这次检查结果,与之前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得到的病理检查结果一致。这意味着,他此前很可能是被误诊了!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