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西方记者妄议中国救灾,遭联合国官员驳斥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9 10:52:24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新加坡人感叹: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 想学学不来 总理在灾区与群众挥手,神情凝重。 12日,中国四川发生强烈地震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立即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四处疲于奔命指挥、调度、慰问,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说,“中国的总理难为”,“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以下是该文摘要: 无论是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还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啸,世界其他国家很少有领导人会在灾难发生时,除赶到现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之外,还要亲自担任救灾总指挥。毕竟前者属于政治职责,后者属于专业领域。 而在中国地震救灾的前四天里,温家宝几乎是把大半个国务院搬到了四川。他自己在震后仅仅几个小时就已经坐镇灾区,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公安部长孟建柱一直跟随身旁。副总理回良玉后来也赶到,5月15日晚间在四川列车上召开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会议上,也看到了教育部长周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等多位部长。 温家宝亲临一线,四处疲于奔命地指挥、调度、慰问。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总理的到场除了提高应变效率、争取黄金时间、督促地方官员、现场拍板解决问题之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百姓,更是灾场和全国民心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总理这个职位,自周恩来时代开始,就被赋予了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的形象,“周总理”三个字既是一代中国人对周恩来的永恒纪念,也是对继任者的道德标尺和衡量比照。 1966年3月8日,中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6.8级强烈地震。周恩来于3月9日、3月10日、4月1日先后三次冒着余震亲临地震灾区,顶着寒风、踏着瓦砾、进窝棚、下地窖、慰问伤病员,站在木箱子上给父老乡亲喊话,还带领群众高呼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这是1960年代中共高层与民众在危机时刻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双方没有距离,充满信任。2008年的地震与之以及1976年的唐山地震相比,拯救能力变得更强、处理方式变得公开透明、舆论更为自由开放、举国救灾的机制更为有效,而总理与受灾民众沟通的语言、慰问的姿态、鼓励的方式,自三四十年前至今,仍是一以贯之,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当温家宝对着灾民喊“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们”,当温家宝对着救援部队说“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当温家宝对着电视镜头向全国表示,“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正在灾区受苦受难的民众以及对痛苦感同身受的中国其他地方人民,从这样沙哑颤抖而坚定的声音中,都听出了其中的温情、决心和斗志,绝不是流于表面和形式的口号。 这些政治话语,一旦灾难来袭,政治领袖的喊话却有了强大的动员力量,这样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语言,能够发挥出巨大的鼓舞作用,让灾区民众焦虑、恐惧的心情得到缓和,对未来不会绝望;参与救灾的人员也能够被激发出战斗意志,团结拼下去。“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与汶川人民心连心”、“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这些在救灾、安置现场比比皆是的标语、横幅,看似套话,却有着强大的精神激励效果。 解放军和武警战士急行军数十公里奔赴灾区、没日没夜解救灾民的时候,除了人道精神,也有理想与光荣的信念追求,“军民一家”、“人民子弟兵”的词汇才如此令他们刻骨铭心;当温家宝哽咽着抚慰儿童说,“孩子,别哭,孩子”,“以人为本”的理念才不会是仅仅停留在会议公报和党报党刊上的文字。 中国总理作为执政党最高层领袖,除了管理日常事务之外,同时也需要成为政党理想和原则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或者是展示者,证明这些政治话语不是形式、不是套话,而是执政者坚持的信念。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下一页: 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地震的报道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