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医药辨证施治在美容中的作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30 15:10:2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传统的中医药美容理论强调 “以内养外”,认为皮肤润泽与否和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脏腑若有病变、气血不和,则皮肤粗糙、萎黄,出现黄褐斑、色素沉着等。因此,中医的美容方剂也遵从调和气血、调理五脏的功能,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加以应用,可获得明显效果。
  
1中医基础理论与美容
  
中医药美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下审视人的健美,以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为基础,着眼于全身的调理以达到局部的美容,并积极寻找病因,审因论治,使中医美容针对性强,效果突出[1]。在美容方面,具体有中药美容、食膳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气功美容等,还有采用天然的中草药内服、外用、物理和心理疗法、自然疗法,均取得满意疗效。
  
2中医美容的基本治则
  
现有美容方法,根本目的是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使气血通畅,通达全身,营养百骸,柔润肌肤,匀称形体,达到美容美体[2]。阳热、湿热、痰湿、痰瘀体质以实、热、郁为主要特点,显示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紊乱不畅通。中医美容的基本治则应该是清热泄火、通畅六腑、疏利肝胆、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达到促进代谢的作用。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在中医美容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辨证施治
  
3.1 气虚证:心主血脉,即心脏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面部的血脉又特别丰富,故心气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反映出来。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苍白无华。辨证原则为:培补元气,健脾养颜。药物美容的处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常用药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陈皮大枣等中药。由于肾为气之根,因此,可酌加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等益肾填精。食疗可采用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麦、黄豆、扁豆、红薯、牛肉、莲子、大枣、桂圆、饴糖、蜂蜜等;美容药膳可食用人参粥、人参莲肉汤、黄芪炖母鸡、薯蓣粥、大枣粥、山药粥、薏苡仁粥、黄芪粥等[3]。
  
3.2 阴虚证:指全身精、血、津液亏耗,它与每一脏腑均有关系,但与肝、肾最为密切。补阴常用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天冬、麦冬、生牡蛎龟板鳖甲等滋补肝肾;若肺阴虚为主者,应选沙参、麦冬、石斛、百合等滋养肺胃的药物,代表方为六味地黄汤。食疗应多食滋润养阴的食物,如梗米、猪肉、兔肉、牛乳、鸭肉、禽蛋、海蜇、龟螯、海参、枇杷、杨梅、菠萝、香蕉、葡萄、荸荠、芝麻、百合等。美容药膳可服用枸杞子或石斛泡茶长期饮用。
  
3.3 痰湿证:湿性粘腻停滞,湿性重着,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头重如裹等症;湿邪乃阻滞气机,胸闷、脘腹胀满等气滞症状;湿困脾犯胃,多见饮食不振。痰湿质的美容原则是健脾化痰,泻浊养颜。药物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砂仁、莲子肉、白芥子、冬瓜皮、荷叶等;痰湿质肥胖者,可加入海藻、昆布等。痰湿质饮食以清淡为宜,可多食化痰降脂食物,如海藻、海带、黄瓜、丝瓜、冬瓜、萝卜、芥茉、桂花等食物,并少食猪肉、猪油及一切滋腻的食物。美容药膳可服用山楂汤,荷叶薏仁梗米茶、橘皮粥、燕麦粥等[4]。
  
3.4气郁证:肝脾不和,有肝郁与脾失健症证候。气郁症美容原则是疏肝行气,解郁养颜。药物美容方药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当归薄荷等,气郁证,应多食行气解郁作用的食物。如:小麦、黄花菜、芹菜、百合、佛手、金橘、玫瑰花等,可服用百合粥、小麦粥、酸枣仁粥。
  
3.5 血瘀证:血液行于全身,若血流不畅或局部有血液停滞,便会出现血瘀证候,可见于面目黧黑,皮肤干糙无光泽。瘀血的美容原则是活血祛瘀、通络养颜。美容药物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丹参、茜草、蒲黄、山楂等。瘀血证应多食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如:荞麦、黄花菜、蘑菇、木耳、紫菜、山楂、红酒、醋、玫瑰花、桂花等。美容药疗可服用丹参酒、红花酒、玫瑰花汤、鸡血藤首乌卤黑豆、茜草猪蹄汤等,可改善局部干燥及面部黄褐斑。
  
3.6 肺气阴两虚证: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苍白,由于肺的肃降、宣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面容不佳,主要有两种情况:肺阴不足和外邪侵袭。前者需要补肺气,养肺阴。美容药物方剂为滋阴润肺百合固金汤,补肺气药方为补肺汤(黄芪党参、太子参、山药五味子、紫菀)。食疗用“百合粥”,即百合30g,粳米100g,冰糖适量。对于后者需要祛风除邪,可食用防风、荆芥粥之类,它可以发汗解表,祛风养颜,有较好的恢复容颜色泽的作用。
  
中医美容学以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在数千年间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运用中药辨证施治,治内益外的方法,治疗碍容性疾病,非常有益,应努力挖掘、整理,使其发展为独具特色的中医美容体系,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