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医治疗不孕症治验举隅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8-7 13:34:0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不孕症临床病因多,治疗疗程较长,为妇产科多见疑难病症,笔者从医多年,对本病在诊疗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灵活运用“活血化瘀、利水化湿、调补肝肾、温化寒饮”等辨治法则,获益颇丰,兹介绍如下。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患者,女,27岁。2003年8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婚后4年未孕,1年前在省城某医院检查男方无异常,患者输卵管阻塞不通,现做超短波治疗,邀中医科会诊。患者体健,查无异常,自诉月经经期正常,经来腹痛10余年,但不严重,常自服当归丸、元胡止痛片可缓解,故未重视,白带量多,气味腥,饮食可,二便调,夜寐欠安,舌质红,舌根部白腻苔,舌下脉络青紫,脉弦滑而有力。四诊合参,证属湿滞血瘀,胞闭不孕。治以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兼以行气安神。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味,药用:桂枝10g,茯苓20g,地龙10g,桃仁10g,炮姜10g,当归10g,山慈菇10g,路路通10g,莪术10g,远志10g,炒枣仁10g,香附10g,青皮5g,炮山甲5g(研末冲服),每日1剂,水煎3次,对均分3次服。8月26日二诊,述服药5剂,无明显变化,白带仍多,色白黏腻,诊舌脉同前,上方加萆�20g煎服。此后以上方化裁,共治2个月余,告之已孕,2004年9月顺产健康男婴。 按:患者痛经多年,虽不严重,调理可愈,但月月如此,实乃气滞血瘀之象,气滞日久,则血运不畅,水津不布,瘀血湿浊内停胞宫,阻塞卵道而致不孕,多方诊疗未果,迁延日久,则见心神不宁。故运用化瘀散结、利水渗湿、行气安神之法而治愈,方中桂枝、炮姜、青皮、香附行气通阳以治痛经,茯苓、萆�利湿浊,止白带,山甲、地龙、桃仁、莪术、路路通活血化瘀,以通阻塞,当归、枣仁、远志养血安神,山慈菇软坚散结。临证体会到炮山甲、山慈菇相伍入药,为临床获效之关键,诸药合之,使瘀阻通,心神安而自然受孕。 患者,女,28岁。2004年11月17日初诊,自诉2年前因劳累以致早产(早产婴夭折),早产后家人周密照顾,身体恢复佳,此后越来越胖,自觉困重无力,亦未能再孕。患者月经正常,白带清亮,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脉细缓。患者要求先行中医药治疗,方选运脾汤(王自立主任医师经验方)加减,药用:苍术30g,制半夏15g,枳壳15g,莪术10g,炒麦芽30g,炒薏苡30g,石菖蒲10g,郁金10g,茯苓20g,仙灵脾15g,茵陈10g,蚕沙(包煎)10g,细辛6g,每日1剂,常规煎服。11月25日复诊,述饮食有增,困乏未减,时有头晕,诊舌脉象同前,上方加葛根15g,泽泻10g,菟丝子10g,减去蚕沙,继服。此后以上方加减,坚持治疗,2005年自述感觉身轻体便,且已有孕。 按:本例患者本来体健,只因早产之后厚味调补,过于谨慎,以致脾胃受困,水湿不化,内聚生痰,痰浊复而中伤脾阳,故方中苍术、半夏为君,重在燥湿化痰,茯苓、薏苡仁、麦芽、茵陈、泽泻健脾化浊,利水渗湿,菖蒲、郁金配伍,功在通窍开闭,莪术、枳壳配伍,效取行气运脾,仙灵脾、菟丝子温肾暖宫,细辛通阳化饮,临证体会制半夏化痰浊、通经遂之功颇佳,常规用量15g,我们最大量用至30g,久煎入药无不良反应,诸药相伍,使湿邪化而脾阳健运,痰浊除而胞宫温通,故身轻而有孕。 患者,女,27岁。2007年3月6日就诊,主诉月经不调,不能生育。患者于16岁月经初潮,此后偶尔可来,大概1年1次,来时量少,小腹抽痛,22岁结婚,婚后3年未孕,迫于压力而离异,2005年夏天再次成婚,与丈夫感情甚好,婚后夫妇曾到上级医院检查,查男方无异常,女方内分泌雌激素水平低下,彩超示未孕子宫大小尚可,予以口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调经治疗。查体型消瘦,精神情绪好,白带色黄,饮食可,二便调,舌红少苔,两脉弦。辨病辨证相参,中医证属肾亏失养,胞虚不孕,施以调补阴阳、益气养血、分期治疗之法,自拟方药如下。 一号方:当归10g,熟地10g,仙茅10g,仙灵脾10g,山茱萸10g,菟丝子10g,黄精15g,黄芪15g,紫石英(先煎)30g,生白芍10g,怀牛膝10g,鹿角胶(烊化)10g,苍术10g,桂枝5g,15剂,冷水先泡30分钟,煎3次取汁对均,分3次服,每日1剂。 二号方:桃仁10g,生地10g,当归10g,赤芍10g,川牛膝10g,莪术10g,王不留行10g,仙灵脾10g,黄精15g,桂枝10g,枳壳10g,5剂。接一号方,煎服方法同上。 三号方:元胡10g,赤芍10g,小茴香10g,当归10g,香附10g,没药10g,鸡血藤20g,红花10g,肉桂3g,3剂,接二号方,煎服方法同上,3个处方服完后休息7天。 4月4日二诊,述服完所有方药已6天,无任何感觉,诊舌脉象同前,一号方加龟板胶(烊化)10g,其他方药、剂数不做调整,嘱于4月6日开始按顺序服起。5月3日三诊,述月经来潮,量少色黑,小腹微痛,诊舌红苔白,脉弦滑,继以二诊处方,三号方中加益母草15g,其他方药、剂数不变,嘱于5月8日开始按顺序服起。此后以上述3个处方坚持按期治疗,月经如期而至,每次3~5天,且小腹不再作痛,11月10日来诊,述按以前本次月经应在11月5~6日,可至今未来,查舌红苔白,脉弦滑,余无异常,可能妊娠,但不敢断言,嘱在11月20日做妊娠试验检查,有孕。 按:本例患者就诊时体质虽健,但从月事不调及舌脉象分析,辨病辨证互鉴,当为肾之阴阳两虚,先天不足,胞脉失养而致不孕,一号方以六味地黄丸、二仙汤化裁,双补阴阳,并以紫石英、黄芪益气暖宫,鹿角胶、龟板胶血肉有情之品,阴阳双补,黄精、菟丝平补肝肾,桂枝、苍术通阳化湿;二号方重在温阳活血,以促月事;三号方活血行血,调经止痛。治疗主方是一号方,用药重点在于龟、鹿二胶与紫石英、黄精,药物配伍得当。三方协同合理,发挥调补先天,暖宫助孕的独特优势,坚持治疗,得以成功。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