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李海松教授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男科疾病经验
作者:孙松 厉将…  文章来源: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男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泌尿外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男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6-21 8:27:0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男科疾病往往病情复杂,共病现象明显,发病机制多不明确,疾病常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数疾病缺乏明确有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不佳。李海松教授临床中常教导学生,男科疾病的治疗应思路开阔,左右逢源,不拘泥于一方一法,并且男科疾病也可借鉴妇科、内科等学科治法,有中医异病同治之义,甚至多获得意外疗效。少腹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名作《医林改错》,全方由小茴香干姜延胡索肉桂五灵脂、没药、蒲黄当归川芎赤芍等药物组成,书中介绍“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之效。后世医家多称赞此方为调经种子以及治疗妇科少腹瘀块之良方[1],用于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等妇科疾患。教授认为由于男性生殖系统的特殊结构,且男科疾病常常多瘀、多滞,故教授将本方用于男科慢性前列腺炎、不射精症、血精症等方面的治疗,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侍诊左右,遂将教授经验介绍如下,以启后学。

1 男科疾病之病位在少腹,契合少腹逐瘀汤病位

男科疾病发病病位较为固定,一般以少腹为主。少腹,指的是腹的下部,位于脐与骨盆之间。《灵枢》曰:“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小腹。”少腹由肝经经脉所过,胞宫所居,任脉督脉冲脉三经之起源[2]。如女性子宫、卵巢位于少腹一样,少腹也为男性重要脏器之所处,如前列腺(古称精室),生殖腺,膀胱等[3]。教授认为,男性精室有贮藏和分泌生殖腺液的作用,既能藏精气而不泻如脏,又传化物而不藏如腑,作用类似于奇恒之府(女性为胞宫),当以通为顺。若少腹得养,精室经脉通畅,功能正常,可生化和贮藏精液,又可盈满以排泄。若少腹受寒,寒邪直中精室经脉,精室血凝,经脉不通,导致少腹瘀血,凝聚成块,不通则痛,轻者发为少腹疼痛,长此以往,精室失荣,出现男科疾患。王清任创制的“五逐瘀汤”包括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和身痛逐瘀汤,就是分别为头、胸、腹、少腹到四肢这五个部位设立逐瘀的治法,因此男科之病病在少腹,契合少腹逐瘀汤病位[4]

2 男科疾病常见瘀、滞为病机,契合少腹逐瘀汤主治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说:“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同时提出了“诸病之因,皆由血瘀”,为后世医家运用活血化瘀理论治疗疑难杂病提供了全新思路[5]

男性少腹部位大体解剖结构十分复杂,而内在微观络脉系统,又如网如曲,分支繁杂,纵横交错,功效以网络脏器,将气血输注于少腹各个部位和组织,起到整体性调节作用,《灵枢·本脏》云:“经脉者,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6]因此,教授常认为少腹部位络脉系统分支细小,容易受到外邪侵犯,男科疾病病性多瘀、多滞。如寒邪侵犯,血脉收引,血行不畅,血流滞涩,发为瘀血;少腹位于人体下焦,由水流下行影响,少腹易停饮停湿,湿邪下流,阻滞气机,侵及血脉,血行受阻,成为瘀血。或患者久服清热利湿类药物,苦寒伤阳,阳虚推动无力,气机郁滞,血瘀内生。解剖结构显示,少腹部位动脉血管多相对粗大,而静脉则细小迂曲,容易发生微循环瘀滞,既不利于吸收也容易染病,导致血瘀[7]。因此男科疾病以少腹为患所,以气滞血瘀为病因,与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的核心主治相吻合。

3 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男科疾病亦当辨寒热气血脏腑

男科疾病的发病与五脏功能异常息息相关,以下焦肝肾为核心[8]。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源,内藏元阴元阳,媾和肾精,肾精为精血之源,肾精充沛,血脉充养,五脏调和;若肾阳不足,温煦推动乏力,血脉失去温运则血行迟滞,成为瘀血;肾阳不足,累及肾阴无根,阴阳渐离,肾精亏虚,生血不足,脉道不充,血行不畅,瘀血已成。肝肾同源,水木相滋,肾阴不足,累及肝木失养,肝不藏血,血随气逆,气机失调,血行紊乱,发为血瘀,少腹则出现少腹胀痛、刺痛。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后天相互充养,则血脉调和,“中焦受气取汁,化而为血”;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后天,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流于下焦,湿热下注,阻碍下焦气机,气机不畅,发为瘀滞。心居君位在上,肾藏相火在下,心肾相济,肾阳助心阳推动血脉运行;肾阳不足,心阳不振,温煦失职,血行得寒则凝,留而成瘀;肺主宗气,肾主纳气,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犯,肺宣发肃降功能受影响,宗气生成减少,运行失常,从而影响肺中血液运行障碍,发为血瘀,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云:“宗气不下,则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因此在运用本方治疗时仍应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全面评估患者阴阳寒热、气血脏腑。

4 少腹逐瘀汤在男科诸病中的具体应用

李海松教授始终认为血瘀贯穿男科疾病核心,并且在临床中注意标本缓急,确定治疗的主次。治疗上以少腹逐瘀汤为主,气滞较重,配以行气活血之品,寒凝明显,加入温通经脉之味,脏腑功能失调,则通过辨证论治调理脏腑。教授临床强调用方灵活,每于患者因人制宜,量体裁衣,辨证施治。

4.1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中虽无“前列腺炎”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多属于中医“白浊”“精浊”“劳淋”等范畴。《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少腹冤热而痛,出白。”李海松教授认为气滞血瘀为慢性前列腺炎核心病机[9]。当今之人喜食肥甘之品,酿痰生热,湿热下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出现少腹,会阴,腰骶部疼痛。慢性前列腺炎虽初期尿急、尿频、尿道灼热等湿热症候明显,多因服用清热利湿药物,如黄柏知母之属,苦寒伤阳,冰伏其邪;加之慢性前列腺炎病情反复,或因失治误治,耽误病程,病邪入里,久病入络,络脉瘀滞,从而出现少腹刺痛,病久难愈。陈建设等[10]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下焦,不通则痛,故少腹部、会阴部、腹股沟部坠胀疼痛不适;瘀血阻滞,血溢脉外,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滞涩不畅,均为气滞血瘀的表现。孙自学教授[11]认为前列腺炎发病时,西医病理可见前列腺腺泡、腺管及间质充血水肿、腺管阻塞、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而致管腔狭窄腺液滞留等表现,这些与中医认为的络脉阻滞、气滞血瘀病理改变十分相符。

因此,临床中李海松教授从活血化瘀、温中行气角度入手,用少腹逐瘀汤灵活化裁治疗,用丹参、王不留行活血通经,青皮、元胡行气止痛,配伍蒲黄五灵脂赤芍活血祛瘀;小茴香干姜,换肉桂桂枝,取其温通之性。临床常可见每遇严冬寒冷季节之时,前列腺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教授常喜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加入一至两味温药,取未病先防,有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若肝郁者,加合欢皮、郁金、贯叶金丝桃疏肝解郁,合并阳痿者,加水蛭蜈蚣增其活血通络之力以起痿。

4.2 不射精症

不射精症主要指与配偶性交时不能正常射精,而通过手淫或其他性刺激下可有射精,属于中医“精闭”“精射不出”“能交接而不施泄”等范畴[12]。李海松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观察认为,瘀阻精窍,致精窍开阖功能异常为男性不射精症重要原因[13]。青年患者多因不节房室,过度延长射精时间,忍精不泄,精液瘀积,精窍瘀阻,精窍开阖异常;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此类疾病多酿痰生热,煎灼阴液,血液浓缩,粘滞成瘀;又因患者年老肾阳日亏,温运不足,血脉受寒,脉络不畅,日久,气滞血瘀,精窍阻滞,精不得泄。贺菊乔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责之于气血瘀滞,精道受阻,因此提出本病的治法以活血通精为主[14]

李海松教授常以活血祛瘀、行气开窍为治法,用川芎白芍以活血行血,合水蛭蜈蚣虫药引经入络,增其活血通络之力,少腹疼痛明显时,加元胡、没药活血散瘀,行气止痛,肾阳不足加肉苁蓉巴戟天温肾壮阳。李海松教授常在不射精症治疗中加生麻黄一药,且用量较大,多为10~15 g左右,李海松教授认为麻黄辛温,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除此之外麻黄还具有重要的温阳通窍之用,麻黄可向外宣发,借宣上窍以通下窍,有提壶揭盖之意。药理学作用也证明,麻黄可兴奋射精管道平滑肌收缩能力,促进男性射精[15]。因此,麻黄一药用于男性不射精症之法为教授用药诀窍,乃效法秘方也。

4.3 血精症

血精症主要表现为精液中含有血液,根据病变性质和含有血量多少,可表现为肉眼血精和镜下血精[16]。血精症的发生原因很多,其中精囊炎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教授认为血精症基本病机为肾虚瘀热证。肾内藏先天之本,主封藏,内藏精气以化生精血,肾精不足,精气尚不能化而为血;肾气不固,精血失约,可见精血俱出;肾精不足,阴血亏虚,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血溢精道,出现血精;血络被伤,留而成瘀,旧血不去,新血不生,阻塞精道,血精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云“此劳伤肾气故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

教授临床中常以补肾清热活血为治疗血精症大法。教授从少腹逐瘀汤化裁,去干姜、官桂辛温动血之品,仅用一味小茴香取其温中行气之意,用蒲黄五灵脂活血祛瘀,川芎、元胡行气止痛,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败酱草、鱼腥草清热通淋,引热自小便而走,又可制约补肾温药的热性。若出血明显者,加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若合并前列腺炎者,加丹参、王不留行活血通经。

5 验案举隅

患者,男,43岁,于2019年4月20日就诊。主因小腹、会阴冷痛1年就诊。患者自诉1年前与朋友饮用凉啤酒后出现明显小腹坠胀疼痛,伴尿频、尿急,尿后滴白,就诊于当地医院,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予口服龙胆泻肝丸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尿频尿急症状有所改善,小腹胀痛愈发明显,且遇凉加重,每遇冬季时症状反复出现,患者痛苦不堪,遂于门诊求治。刻下:患者自觉小腹及会阴部刺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严重时需用热水袋热敷可缓解,面色黧黑,手足不温,舌质暗,有瘀斑,脉涩。辅助检查,尿常规无异常。前列腺直肠指诊:无肿大,质稍硬,有轻压痛;前列腺液常规:卵磷脂小体(++),白细胞3-5个/HP。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辨证:寒凝血瘀。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温阳。方药以少腹逐瘀汤加味:丹参10 g、王不留行30 g、白芍20 g、川芎15 g、小茴香10 g、桂枝15 g、干姜10 g、元胡10 g、没药10 g、乳香10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炙甘草6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两周后复诊,患者自述疼痛逐渐好转,怕冷症状有所减轻,腰酸改善,食欲增加,服药信心也明显增强。教授在前方加水蛭10 g、蜈蚣3 g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继服20余剂,诸症基本恢复。

按患者中年男性,平素喜食辛辣嗜好饮酒,肥甘厚味之品酿痰生湿,湿热下注,发为精浊,后患者长期服用清热利湿重剂,病轻药重,药寒伤阳,患者出现明显寒凝血瘀之象,用药以少腹逐瘀汤加减为主。小茴香桂枝干姜温通下元,促进经脉气血循行;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配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活血行血而不留瘀;白芍、甘草仿仲景芍药甘草汤之意,缓急止痛。在此基础上加入生黄芪、炒白术健脾利湿之品,除停于体内内藏之湿。诸药相合,共奏温阳活血止痛之功,药证相应,患者复诊时疗效满意。复诊时,教授加入水蛭蜈蚣之品,取其虫药飞升走窜之性,认为患者病久入络,以增其辛温走窜之性。服药月余,病已痊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