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孙申田经颅针刺刺激疗法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3 23:23:0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疗法特点及临床应用 经颅针刺刺激疗法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积累或叠加效应、在线作用和离线作用、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四大特点。现简述如下。
积累或叠加效应 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是连续性治疗,随着连续治疗时程延长,其疗效会显著提高。各种脑功能的恢复是建立在结构重组的基础上,所以头针治疗对脑组织结构的重塑和功能的整合起着重要作用。 在线作用和离线作用 在线即针刺时,离线即针刺间歇。针刺刺激停止后由刺激引起的脑功能改变以及组织结构变化和治疗效果仍然存在。 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 经颅针刺刺激疗法不仅可以治疗大脑皮层及脑深部病变,还能治疗周围神经损害所产生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腓神经麻痹等,头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会对周围神经的损伤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皮层代表区进行针刺治疗:运动区和感觉区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和感觉障碍;锥体外系区治疗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运动障碍类疾病;消化系统区治疗顽固性呃逆、胃轻瘫、肠梗阻等疾病;泌尿生殖区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尿失禁、尿潴留等疾病;运动失语区、感觉失语区、命名失语区多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语言障碍;位听神经区(晕听区)用于治疗耳鸣、耳聋、各种原因所致眩晕等;旁中央小叶区(足运感区)用于治疗不宁腿综合征、腰椎病导致的下肢麻木疼痛、二便障碍;视区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视野缺损及皮质盲;小脑区(平衡区)用于治疗各种共济失调。 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是孙申田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头针疗法,该疗法一方面对现有焦氏头针头穴分区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对头针操作手法、操作要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情感区和脑干区的提出,更加完善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分区,弥补了脑干病变针刺刺激点缺失的空白,提高了临床治疗脑干损害及后循环缺血病变的疗效。另一方面,经颅针刺刺激疗法的提出,是孙申田对头针疗法重新认识的总结,是对头针疗法作用机制的直接阐述,体现了中医人传承经典、将经典用于临床实践、理论创新的学习过程。头针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疗效确切、即刻效应明显、多区灵活选择应用的特点,是针灸学科中的重要宝藏。现已证实,在明确分区、足够刺激量的情况下,可以对大脑皮层及其下游神经系统产生确切的调节作用。 孙申田认为,经颅针刺刺激疗法作为经颅物理刺激的一种,类似于又不同于经颅重复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技术,前两者是通过磁信号或电信号直接穿过高阻抗颅骨,作用于大脑皮层,通过活化大脑功能区神经元,发挥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而经颅针刺刺激过程中,针刺捻转手法不是简单的磁场或电流,其间存在疼痛、皮下结缔组织缠绕、牵拉等复合刺激,其对神经突触的可能影响机制、颅内外神经突触的联结机制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