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梁世绍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 |
作者:李方 文章来源:广西中医药学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21 10:38:34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梁世绍( 1911- 1995) , 是广西南宁市已故著名老中医。其行医六十余年, 一生治学严谨, 博览群书, 对《内》、《难》、《易》 诸经均有研究。治外感尊崇叶、薛, 尤擅湿温; 辨杂病本宗《金匮》, 旁涉诸家。梁师一生治病, 无论内外妇儿, 均有建树, 尤其对于老年病的治疗有独到心得。诊疾问恙, 从不墨守陈规,尽量融汇新知, 并参考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 故在临床上每获良效。现将梁师的部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简介于下。 临床治病时时重视正气, 呵护胃气 梁师认为, 人体生命活动最要者为 正气!, 即所谓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气内为宝!。正气在未病之前是抵御致病因素的入侵, 防止疾病发生,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 而于既病之后又担负着祛除病邪, 恢复人体正常功能的任务。即 人之所赖, 惟此气尔, 气聚则生, 散则死, 故常曰气内为宝, 此诚最重之辞, 医家最初之旨也。!而正气又需后天胃气的充养, 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正气的存亡盛衰。临床上应谨记重视正气呵护胃气, 则能把准方向, 不致失误。对正气和胃气的养护并不是一味用补药, 而是要深究正气与邪气, 攻伐与补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善补而慎攻。梁师对《素问》之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特别推崇, 他认为, 虚的根本是 精气夺!, 正气不足是精气夺的后果, 精者为阴, 气者为阳, 阴阳调和则精气不 夺!。邪气内伐日久可致精气不足, 体实之人治疗不当或摄生不慎也会使精气被夺而成虚。故医家常云, 往往有体实之人泻其邪而伤其精者, 未有体虚之人补其正而反引其邪也。虚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其来渐, 内变不觉, 短期不易奏其功, 故难疗。治虚扶正之法用于患者初始之时稍见成效, 继之则未见消息, 久之反剧。故医家往往治实之技有余而治虚之法不足, 怎样顾护正气、胃气, 适当运用补益之法呢? 梁师认为: ∃ 补法有平补、缓补、峻补之别, 如扶元养正可用平补, 不可偏燥或偏腻; 如病久积月之虚则宜缓补, 不可急于求成; 如元气暴虚,则法当峻补, 急挽欲脱之精气, 不可畏首畏尾而失良机。% 五脏之虚, 宜用分补, 抑或同补。梁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 脾为后天之本, 主益气。补脾和补肾实为总补五脏之法。五脏分补亦可同补,补脾补肾是关键。& 临床上患者往往虚实互见, 补虚祛邪何者为先, 何者为后? 梁师认为, 宜详辨细察, 若虚多实少, 补其虚而实可去; 若虚少实多, 泻其实而虚可复。∋补法之要, 应谨记先贤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之妙旨。精虚者阴虚, 法宜补益真阴, 不可伐伤阳气; 气虚者阳虚, 法宜培补元阳, 不可伤其阴气。精因气而虚者可补气以生精, 气因精而虚则宜补精以化气。这些体会, 在临床实践中对后学者有积极指导作用。 外感温病, 着眼于湿温、风湿, 知常达变 梁师认为, 以外感而言, 温病较伤寒多见, 温病之中又以湿温风湿多见。广西地处岭南, 气候湿热,雨湿风露与湿相合每易使人感之成疾。六邪之中, 各邪袭人均以风为引, 故各种湿病应以风湿为纲, 而岭南之候又以湿温为多, 故抓住湿、风二温, 则外感温病可豁然贯通矣。而辨治风温首推叶天士, 辨治湿温可法薛生白, 吴鞠通则合二者之说, 自成一家,可作楷模。梁师治疗温病师前人而不泥古, 法先贤而自创新, 谨守卫气营血之病机, 结合实际, 随证施治, 可谓得心应手。梁师对风温的治法, 是根据病在肺卫、热入气分、逆传心包之不同分而治之。如属风湿初起则用辛凉解表法, 如银翘散, 桑菊饮之类加减。他喜在方中配伍葱白和山栀以增其发散解热之力; 如热入气分, 壮热有汗, 咳喘痰多, 则以麻杏石甘汤方加减, 配以桑白皮、瓜蒌皮、紫菀、款冬花等消咳定喘, 并佐以芦根、玉竹之类养阴; 如热入阳明, 则用白虎、承气之类法解内热; 如热陷心包, 痰热内闭, 昏蒙不语时则用紫雪丹加石菖蒲、天竺黄、竹沥、枳实、贝母以清心开窍, 涤痰。对风温的疾病转归, 治法治则, 理法方药一一对应, 有的放矢。而对于湿温的治疗, 他认为湿温之治, 无非 清、化、利!三字而已。至于汗下二法, 非辨证精确则不宜用。清者, 用芳香轻清之剂以清热矣; 化者, 则有芳香化浊, 芳香化湿之别; 利者, 则有利湿、利水之分。南方地处潮湿闷热之所, 湿热夹杂, 而且湿分内湿外湿两种, 脾失健运则生内湿, 外湿乘虚而入, 则内外合邪而发病, 病势常缠绵难愈且多以脾胃症候为主。初起内外合邪湿遏正气时, 宜以芳香宣化透表之剂如藿朴夏苓汤之类以化表里之湿; 表证除后则着重宣化气分湿浊之邪。湿渐化热而湿热俱盛时则化湿清热齐头并进,若湿热已化燥化火, 则以清燥清火为要。梁师对湿温的治疗, 处处把握分寸, 清、化、利法运用得当。他特别喜用紫苏、佩兰、藿香的鲜品入药, 并嘱病人掌握煎煮汤药的火候, 后下稍沸即可, 谓鲜药芳香化湿之功优于饮片, 疗效亦佳。在治湿温病时若症见傍晚发热, 夜间热甚而无汗, 周身沉重疼痛或往来寒热者, 梁师也有其独到的治疗方法, 他认为身痛发热而又无汗, 属湿热合邪、深入阴分, 非用清透化浊之法不能奏效, 其方可用青蒿鳖甲汤加入藿梗、佩兰、蔻仁、常山治之。温湿之邪多伏膜原, 即薛氏谓之: 膜原者, 外通肌肉, 内近胃腑, 即三焦之门户, 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三焦本属少阳, 青蒿可宣透少阳之伏热, 而常山可劫少阳之浊邪, 藿梗、佩兰、蔻仁配伍以化湿浊。笔者思方中鳖甲虽能养阴, 但湿温病人常有腹胀纳呆等胃肠不适症状, 用鳖甲似嫌其滋腻, 特就教于梁师。梁师曰: 此方乃细读吴氏《温病条辨》而悟之。吴氏曰: 青蒿不能直入阴分, 有鳖甲领之入也; 鳖甲不能独出阳分, 有青蒿领之出也。至于鳖甲, 又能养阴, 又能搜邪, 配伍藿梗、佩兰、蔻仁等则不忌滋腻也。薛生白治湿热症用吴又可的三甲散,即是此意。梁师之博览名家, 取其精华而用, 由此可见一斑也。 谨慎细察, 小心辨证, 善用对药验方 梁师在临床中细心谨慎, 诊察患者不论初诊、复诊, 总是详细询问观察, 不敢大意。他常说, 治病者切忌浮躁, 急功近利, 下笔开方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最赞成先贤之 治未病!思想, 主张观察于机先, 治病于已发。如治外感表证, 首当立足祛邪于外, 同时又要防病邪入里, 以免内外合邪。治病当分几步, 第一先治当前之病, 然后进行善后调理, 最后察其根源除之, 以免复发。曾诊一患者, 患冠心病心绞痛已十年, 时见胸闷憋气, 冷汗淋漓, 即用西洋参益气固脱并合用芳香开窍祛瘀止痛治疗; 待症状缓解后, 在汤剂中即减去芳香走窜之药以免伤气, 并加入补益气血之药虚实并顾以调理善后, 病情稳定时又用补益肾气之剂, 大补小攻以巩固疗效。又如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梁师的治法是发作时祛邪开肺, 止咳平喘以治今病; 待症状缓解时即不用或少用祛邪之药,而以宣肺润肺作善后调理; 症状稳定时, 即调补肺肾, 巩固疗效, 以防复发。他在治证用药时, 最喜用对药!入方。其用的对药有性味相近者, 如麻黄配桂枝, 党参配甘草, 黄芪配白术, 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也有性味相反者, 起到相制, 反佐的作用, 如五味子配细辛治肺之宣肃失常, 五味子敛肺而细辛则助其开, 开合相配使肺之宣肃功能得到助运。又如川芎配以枣仁, 川芎疏心而枣仁敛心, 体用并治则心的功能得到助力。又如附子配龟板, 补骨脂配山萸肉,则是取其平衡阴阳之意。又如黄芩配以当归则取其温凉相反佐, 用以治疗月经诸病。 病案举例 1 眩晕 患者某, 76 岁, 1992 年10 月8 日初诊。眩晕时作, 头重脚轻已逾旬日, 近日症状逐渐加重, 步态不稳, 内心惊怯, 不敢独行。头昏眼花, 口渴多饮,夜尿频频, 溲后寒战, 但体温正常, 不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前诊诸医用羚羊钩藤汤、玉女煎之类加减, 已服十余剂, 症状不减。舌绛红少苔, 脉浮弦。此乃水不涵木, 无风自摇, 火不归宅, 虚阳上越之眩晕。治宜滋阴潜阳, 引火归原。方用: 白芍药15g,旋复花10g, 代赭石30g, 生地黄15g, 甘草10g, 天门冬、麦门冬各10g, 天花粉30g, 知母10g, 熟附片15g,黄芩10g, 黄连5g, 怀牛膝10g。服5 剂后症状大减,守法加减再进20 剂, 眩晕已除, 步履平稳。 2 面食致泻 患者某, 65 岁, 1985 年7 月初诊。北方人, 自幼喜面食, 无任何不适。三年前患病住院后, 食入少量面食即泻。初不以为然, 后无论任何面食, 只要食入一口即泻, 日十余次。因自幼喜面食故求诊。症见体形瘦弱, 时有短气乏力, 腹胀时作, 神疲少食, 脉疲软。此乃脾虚运化无力证, 治以补土益气助运, 方用: 黄芪15g, 白术10g, 陈皮10g, 茯苓15g, 党参15g, 薏苡仁15g, 神曲15g, 柴胡6g, 当归身12g, 砂仁3g, 莲子15g, 山药15g, 大枣8 枚, 麦芽30g, 甘草5g。10 剂之后已能进食数口面条, 且不泻, 大喜相告。上方中麦芽加至50- 80g, 再进20 剂。面食致泻之恙已除, 食量精神较前判若两人。 3 发热 患者某, 男, 68 岁, 1995 年6 月5 日因发热月余入院。患者4 月底时无诱因发烧, 每日体温均在375 ( 至39 ( 之间波动。初诊为上感, 治疗无效。入某院经中西医各种手段治疗均无效, 作过多种检查检验, 包括结核菌素、类风湿因子、肥达氏实验等, 肝功、胸片均无异常, 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均无效,经介绍就诊。查见面色晦暗, 神疲声低, 舌质淡胖, 苔薄稍黑, 脉细, 体温385 ( 。此属发热日久, 耗伤津液, 阴虚发热之证。治宜滋阴去热。处方: 青蒿30g,知母10g, 天门冬、麦门冬各12g, 沙参15g, 丹皮10g,石斛10g, 淮山药( 炒) 15g, 玉竹10g, 生地黄15g, 甘草6g。3 剂后仍发热时重时轻, 一般为日间热重夜间轻, 纳谷少增。上方加黄芪30g, 党参20g, 以益气养阴, 6 剂。3 诊后较前几日好转, 饮食精神较前增进。热势已挫, 再按2 诊方加鳖甲30g, 10 剂后发热已除。辅以补脾益气平和之剂调理月余后治愈出院。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