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什么是戴阳证?戴阳证治验 |
作者:赵桂芝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22 16:24:3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戴阳,是指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戴阳有诸多思考,现浅议如下。 1 提出问题 对于戴阳的病机和预后,《中医诊断学》本科规划教材认为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1]。而高职高专《中医诊断学》教材却说是久病脏腑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浮越所致,属病危[2]。一说是肾阳虚,阴盛格阳于上,一言是阴不敛阳,虚阳浮越于上;一说是病重,一言是病危。让人莫衷一是,不知何去何从。再查格阳,《中医基础理论》本科规划教材称:阴盛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局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真寒假热证[3]。而戴阳属于格阳吗? 二者关系如何? 孰轻孰重? 再者,《中医诊断学》教材称假神之“突现两颧泛红如状”也是由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和高职高专《中医诊断学》教材所言戴阳病机几乎一致,那么是否可称“突然两颧泛红如妆”表现为戴阳? 反之,戴阳是否是假神表现呢? 另外戴阳是否可称“戴阳证”? 凡此种种,有待一探究竟。 2 各家说法 蔡少华等[4]认为,戴阳是一个既包含症状又包含病机的概念,指因虚阳上越而致颧赤如妆的一个症状合病机名称。其形成原因既可由精气亏虚、阴不敛阳、虚阳上越引起,也可由阴寒内盛、格阳于上而成,且认为戴阳不宜作为一个证候名称。因为形成“戴阳”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是因阴寒内盛导致虚阳外越,即阴盛格阳于上,多为阳气素虚之人,复受外寒而致,往往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有受寒病史,治宜温阳与散寒并进,如四逆汤、回阳饮等。一般处理及时,许多病人可以阴退阳回而愈。二是因精气大亏,阴阳俱虚,虚阳不能内守而浮越于外所致,即临床上所谓的“假神”,又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多见于内伤重病久病之人,起病缓,病程长,一般提示阴阳离绝,难以救治,治疗惟以独参汤、参附汤等,以冀拖延时日。 庄泽澄教授[5]认为,戴阳与假神不同,戴阳是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象,可以治愈;而两颧泛红如妆的假神表现是因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所致,是死亡预兆,难以治愈。严惠芳等[6]认为,格阳与戴阳均属阴阳失却相对平衡而表现出的病理状态。格阳,是指体内阴寒过盛,格拒弱阳于外,表现为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戴阳,系阴阳上下格拒而成,二者均属真寒假热证,病机均为阴阳格拒。疾病发展至阴阳格拒的严重阶段时,格阳与戴阳常并见,只因表现的部位、形式不同,名称亦异。崔秉东[7]亦有大致相似观点。百度百科中认为,戴阳多由命门火衰、虚阳上浮所致,治宜回阳通脉,如通脉四逆汤等。戴阳与格阳都属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 刘保和[8]等独辟蹊径,认为戴阳与格阳都因阳气衰微于内、下,则在内、下的阴液不能被阳气蒸腾于外、上,在外、上的阳气不仅失去了阴液的携带而不能达于内、下,反而因阴液的渐趋枯竭而更加升浮甚至离散于外、上,使人体的外部或上部出现某些热象,并最终导致阳脱而亡的严重后果。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