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汗证治验4则 |
作者:黄淑珍 文章来源:河北省围场县医院,围场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13 21:12:1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临床上分为自汗、盗汗两类。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常为阴虚内热。笔者治疗此类汗证常用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寒热并用或用经方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王某,女,48岁,1997年5月12日初诊。3个月前感冒用中药麻黄和西药康泰克后,出现阵发性周身大汗,湿透衣服和被子,尤以夜间为甚,出汗时T 37.5℃,汗后恢复正常,伴恶风畏寒,神疲乏力,失眠,月经周期紊乱,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滑重按无力。证属阳气虚馁,营卫失和、方拟桂枝加附子汤。处方:桂枝6 g,熟附子、炒白芍各10 g,炙甘草2 g,生姜2片,红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 2 面颈出汗 陈某,女,57岁,1996年5月8日初诊。面部、颈部阵发性出汗3月余。服收涩敛汗中药,疗效不佳,经人介绍来诊。症见两颊黄褐斑累累,神疲乏力,腰膝?软,口干,脘腹隐痛,夜尿多,形寒肢冷,舌淡、苔薄黄,舌下静脉怒张,脉弦涩无力。素有脂肪肝、慢性胃炎史。证属肾阳亏虚,络脉瘀阻,阳明郁热。治拟温肾化瘀,清泄阳明。处方:丹参20 g,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知母、防风、泽泻、川芎、赤芍、生石膏(先煎)、生山楂各15 g,生大黄5 g。每日1剂,水煎服。4剂后面颈部出汗减少,上方出入再服10剂,汗出停止,夜尿减为1~2次,脘痛瘥,面部黄褐斑明显变淡,精神好转,原方续服2周,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上症无复发。 3 半身出汗 张某,男,72岁,1993年8月19日初诊。半身汗出3年。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乃转诊我院。症见左半身汗出氵 戢氵 戢,右半身无汗,纳谷尚可,二便正常,苔薄白,脉弦。治从太阳、少阳并病论治。方用柴胡桂枝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各6 g,党参、炒白芍各10 g,桂枝5 g,炙甘草2 g,生姜2片,红枣3枚。服上方7剂,左半身汗出减少。续服7剂,左半身已不出汗。随访1年,半身出汗症未再复发。 4 手足心出汗 洪某,女,23岁,1996年8月9日初诊。手足心出汗约10年,夏月为甚,口干喜冷饮,平素易急躁,月经周期紊乱,舌尖红、苔薄白,脉滑数。证属心肾郁热,肺失外卫。治拟清心滋肾,养阴固卫。处方:黄连、莲子心各2 g,知母、黄柏各6 g,生地黄、山药、牡丹皮、泽泻各10 g,山茱萸12 g,浮小麦30 g。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汗出减少,效不更方,再服原方1月,手足心出汗消失。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