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陈可冀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 20:22:2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骨干 自60年代陈可冀担任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以后,就把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人才放在重要位置。60年代初,我国自己培养的中医学院或医学院毕业生陆续分配到了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陈可冀请郭士魁、赵锡武等名老中医对他们进行带教,安排他们跟这些著名中医专家查房随诊,并到阜外医院进修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带他们一起整理中医文献,分析临床病例,让他们承担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让他们到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如今这些当年由陈可冀亲自带教过的住院医师已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的骨干人才。 1978年,陈可冀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先后担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他要求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好的中医知识,而且要掌握现代医药学的最新进展;不仅要有良好的中、西医临床技能,而且要受严格的医学科研训练,掌握各种实验方法;不仅要从事中医传统研究,进行文献和临床经验整理,而且要具有医学科研的敏捷思维,进行高水平的严格科研设计下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验研究。他亲自查房带诊,提高研究生的中西医临床水平;深入实验室,指导检查研究生实验操作的每一步骤。研究生的每一个科研课题他都要严格审定,乃至其中的每一细节;每篇论文他都要认真审阅,乃至其中的每一数据。他要求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有科学的思维,严格的设计,确切的数据,恰如其分的文字表达,合乎逻辑推理,要有所创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上有所突破。他还要求研究生的论文要实事求是,不搞虚、浮、假、大、空,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在陈可冀的悉心指导下,已先后有14名硕士研究生和4名博士研究生毕业。这些毕业的研究生近10年来先后在国内外的一流医学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反映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年正式创刊。陈可冀在繁忙诊疗研究之余,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创业劳动。他担任了该杂志的副总编辑,从稿件征用审阅,栏目的种类以及杂志印刷征订,编辑部的用房、编辑人员的调入,都到处奔走,一一落实。至今,《中西医结合杂志》已出版百期。每一期都渗透着他的心血。美国《IndexMedicus》和《Medline》每期收录了该杂志文题。近年来,在国内中文版的基础上,又在日本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杂志日文版》。这份交融汇通中国中西医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的杂志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好评,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西医结合事业走向世界。 198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陈可冀被选任首届秘书长和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5年被选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1988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又被选任副主任委员。多年来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开展,他做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1981年与1985年,组织了第一、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大会,在会议上交流宣读的近千篇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论著,反映出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瞩目。1981年、1985年、1990年,他分别组织了第一、二、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推动了对中医活血化瘀这一独特治法研究的开展。1989年,在北京组织了国际活血化瘀学术会议,与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界交流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保持了本项目的国际领先水平。 由于陈可冀在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79年他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专家咨询团顾问,先后出席了在日内瓦、马尼拉和东京等地召开的传统医学治疗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会议,他在大会上报告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新进展,受到国外学者的好评。10多年来,他先后到10多个国家或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讲学和考察。1981年,他赴日本和印度考察传统医学并分别在两国作了学术报告。1984年春,他应邀与董建华教授一起去香港讲学,受到赞扬。1986年,他应邀到美国讲学,并应聘主持美国美洲中国医科大学3名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辨。他还与美国圣塔芭芭拉东方医学院余娟医师合作,第一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延长了艾滋病患者的寿命,获得好评。1988年他应邀赴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参加了国际活血化瘀学术会议。1990年秋天,他作为中国著名医学科学家又应邀分赴日本和韩国学术交流。在这些国际性的学术活动中,陈可冀都要宣讲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成就,这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国外学者的注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增进了国外医学界对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了解与互相交流。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