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痴呆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 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 16:53: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老年性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随着人口结构的普遍老龄化,该病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病残的三大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措施,而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病临床可见纯虚者,亦可见本虚标实者或标实为突出表现者[1]。因此治疗措施往往复杂多变,须根据正邪虚实及疾病发展各个阶段进行辨证论治。
1 补虚扶正 1.1 滋养肝肾,填精生髓 张氏指出痴呆症的直接病理机制是髓海不足,脑窍闭塞。因此,对于痴呆病属肾精亏虚,髓海失充者,使用本法治之,药用还少丹加减[1]。陈氏指出肝肾亏虚,导致髓海不足者,治以补脑充髓,方以六味地黄汤加紫河车,黄精,桑椹子等[2]。孙氏认为对老年性痴呆,多有以补肾为法者,宋代有“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训,常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角胶,龟板胶、猪脊髓,海狗肾等配以黑芝麻,杜仲、五味子、桑椹子、熟地等;偏肾阳虚者,伍以右归丸;偏肾阴虚者合左归丸[3]。王氏认为以脏治脑,首当补益肝肾,方用桑麻地黄汤加减[4]。
1.3 健脾养心 陈氏对于痴呆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治以健脾宁心,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化裁[2]。
2 祛实攻邪 2.1 涤痰化瘀 宋氏认为痴呆证先因痰浊内生,阻于脉道,使血流涩滞,因痰致瘀,终至痰瘀互结,方选保和汤加丹参、川芎、赤芍、远志、石菖蒲等,或选二陈汤合通窍活血汤,痰瘀同治贯穿于治疗全过程[6]。但临床也有将痰瘀分而治之者,如张氏以活血化瘀、开窍醒脑法及化痰降浊、开窍醒神法分别治疗痴呆属瘀阻脑络及痰浊阻窍者[1]。
3 扶正祛邪,通补兼施 3.2 补肾活血 董氏用补肾活血法(药用黄精、首乌、山茱萸、益智仁、三七、当归、桃仁、黄芪、菖蒲、远志)治疗老年期痴呆48例,总有效率为89.58%[7]。谢氏以补肾活血化瘀法(黄芪、熟地、枸杞子、淫羊藿、合欢花、川芎、石菖蒲、地龙、三七、丹参)治疗老年性痴呆40例,总有效率为82%[8]。施氏以健脑化瘀汤治疗69例,总有效率为88.4%。对情绪行为、生活能力改善尤为明显[9]。
4 专方、中成药治疗 程氏用吉林省中药厂生产的还聪丹胶囊(含胡桃肉、鹿角胶、枸杞、FEF3虫、桃仁、菖蒲、蔓荆子等)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37例,对痴呆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9.19%[14]。方氏用本校自制的通脉增智胶囊(丹参、黄芪、天麻、石菖蒲、何首乌、川芎、枸杞)治疗痴呆症64例,总有效率为81.2%[15]。马氏用本院自制的复智胶囊(含首乌、山茱萸、黄芪、葛根、熟地、菖蒲、桃仁、远志、川芎)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16]。王氏用本院协定方愚聪汤(党参、黄芪、白术、熟地、骨碎补、肉苁蓉、制附子、淫羊藿,川芎、川牛膝、半夏、天南星、石菖蒲等)治疗老年性痴呆65例,水煎两次、取药汁5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结果临床总疗效为91.1%[17]。 5 外治法 5.1 针灸穴位注射 赖氏选用四神针(百会前后左右旁开1.5寸),智三针(本神、神庭)、水沟为主穴配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电针与手法结合治疗痴呆症30例,总有效率为86.7%[18]。于氏采用针刺智脉穴为主,配合心经,心包经穴等,治疗梗塞痴呆46例,结果表明针刺后病人的智力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85%[19]。刘氏选用中脘、丰隆、内关及涌泉、人迎、风池两组穴位,根据标本同治的原则,采用化浊益智针法治疗50例血管性痴呆,各种疗效指标均有明显改善[20]。董氏选用肾俞为主穴,配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混合进行穴位注射,主穴用补法,配穴用泻法,治疗86例老年痴呆患者,痊愈56例,好转28例,无效2例[21]。杨氏选用头穴,以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25例,痊愈1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22]。李氏选用益智仁、菖蒲、细辛、白芷、冰片、川芎、葛根、香附、红花、远志等,自制成益智醒脑药帽,对5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蒸气浴疗法,总有效率为84%[23]。陆氏采用康复疗法,按中医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配合静滴参麦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及针灸 、气功、理疗、光量子血疗,治疗30例老年痴呆,收效满意[24]。陈氏用醒脑静注射液40~60ml静脉滴注,治疗30例痴呆患者,有效率为70%[25]。 6 结语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治疗方法全面多样,除汤剂外,还有中成药、针灸药帽蒸气浴、气功、理疗等治疗手段,且疗效优良。但各地在诊断和评价本病疗效标准上尚不统一,辨证分型繁杂多样,无量化标准,最多的分七型,最少的分为二型,难以统一和规范证型。各家所取样本偏小,仍缺乏有对照的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可重复性较差。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不够重视,对如何预防本病的发生缺乏探讨。对相关中药的药理及有效成分的筛选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