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王氏妇科 和缓中正
作者:王金亮 山…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9 17:32:5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重视脾胃  配伍适宜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若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在治疗妇科病中,重视脾胃,善于调理脾胃。不但重视脾胃之阳,又善于滋养脾胃之阴。在应用补益法时,常配伍权衡健脾的方法。若脾运不健,兼有阴血不足时,多健脾养阴共用。常取甘寒养阴,避免滋腻呆胃之品。脾弱气虚,则健脾与益气相伍;脾虚湿阻,则健脾辅以渗湿;脾虚气滞,则健脾理气。王氏始终认为,养阴能护胃气,益气可助脾运,渗湿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理气可推动脾运之力。均可使脾胃健运,以资助气血生化之源,有利于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向愈。

  王氏调理脾胃,常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化裁,取党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云苓健脾渗湿,和甘草共起益气健脾作用。气虚加生口芪;脾虚加炒山药、扁豆;有湿加炒薏仁、半夏陈皮;消化不良加焦三仙、鸡内金;气滞加青皮、木香枳壳、乌药。妇人带下重健脾祛湿,用傅氏完带汤。妊娠胎动不安也常用四君子汤,加安胎之黄芩、寄生、菟丝子。产后气血不足,也用四物汤合四君子汤为八珍汤,以气血双补。妇人经、孕、产、乳是脾胃升降气化作用的特殊体现。妇科疾病的发生,则是脾胃失调的病理反映,所以调理脾胃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先天禀赋不足出现的妇科病,只治先天,远水怎解近渴,事倍功半。以后天养先天,充分调动脾胃生化之功能,使气血充盈,则先天自强。所以张景岳说:“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以关于人体者不小。”王氏妇科在妇人病的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始终贯彻其中,实乃是其学术之风范。

  补肾图强  相得益彰

  王氏认为,妇女一生,经、带、胎、产、乳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肾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生化之总司。所以补肾法为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症的重要手段。

  妇人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同的结果。肾气的旺盛,天癸的产生,在月经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傅青主女科》指出:“经水皆出自肾”,是很有道理的。古医家王冰也云:“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从事,故云天癸也,然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而一见也”。王氏妇科学遵《傅青主女科》,对妇科病倡导补肾治法,善用左、右归饮,肾气汤等,喜用傅氏女科方。如肾虚月经过多之加减四物汤;年老血崩之安老汤;妊娠腹痛用安奠二天汤等,均以补肾而取效。补肾之品如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杜仲等药最常用。补肾又多与补气养血共用,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王氏应用补肾法,贯彻于整个妇科治疗过程。月经失调,补肾调经,带下则温肾健脾,妊娠胎动则补肾安胎,血下崩漏则补肾系胞。王氏认为,妇人生理及病理均与肾有密切关系。故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处处顾护肾气。补肾药贯穿于妇人经、带、胎、产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始终认为:肾为人体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真唯肾为根。

  王氏补肾,常于补脾药同用。补先天,养后天,脾肾互护,相互滋助,对妇人尤为重要。补肾法也常与养肝法同用,肝肾同居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肝肾同源。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一开一合,一泄一藏,肝肾协调,共同维护妇女经、带、胎、产。故调补肝肾经常配用,补肾图强,多与调补肝脾相互配伍,相得益彰。

  王氏妇科调和中正的医学思想,来自于王氏历代先人丰富的临床总结,且与其“勤求古训”,参合百家是分不开的。治疗以和缓致中的总则和重视肝脾肾的立法,是王氏妇科学术思想的主题。这些学术经验至今仍然指导王氏后学,勤于临床,精于方药,为人民健康服务。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