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E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8 9:27:5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B

bǎi 音白。[黄~]即黄柏,药名。[261条]“伤寒身发黄,栀子~皮汤主之”(~皮,即黄柏)。
bào 音抱。①突然。[287条]“自下利,脉~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②急躁、忿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象雷,逆气象阳。”③又猛又急。《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注下迫,皆属于热。”④同爆(音pù)。晒的意思。
bēi 音杯。汉代耳状部分的量具。[63条]“麻杏石甘汤方后……本云,黄耳~。”(也作“黄耳杯”或“黄耳桮”)。
bi 音敝,又读 bèi 音备。①旧时年轻的女仆、丫头。②通“脾”。[越婢]“~~者,发越之力,婢之职,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27条]“桂枝二~~一汤。”
禀(稟) bing 音丙。①受,承受。《伤寒论·原序》“人~五常,以有五脏。”(五常即五行,木、火、土、金、水)。②旧时向尊长或上级的报告,如~告,~报。③通廪(lin 音林)“谷藏曰仓,米藏曰~”。
bó 音薄。①扑,搏击,搏斗。[97条]“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②跳动,搏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而长。”
bó 音薄。广博,宽广。《伤寒论·原序》“多闻~识,知之次也。”②广泛。《伤寒论·原序》“乃勤求古训,~采众方。”
bò 音拨。又读 bāi 音掰。①剖开,分开。[12条]“桂枝汤方……大枣十二枚~。”②大姆指。
bian 音便。①辨别、分析、分别。《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②bàn 音办。治理、办理。这个意义写作“辦”,现简化为“办”。③通辩,辩论。《难经·五十九难》“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智也。”
bū 音捕。申时,下午3~5点钟。[107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不呕,日~所发潮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