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新形势下中医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
作者:江西 李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6 9:06:5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第六、中医简便廉验。与西医相比,中医的另一优势是简便廉验。“简”是指中医级化繁为简,只需望闻部切即可确定病情,证论治,所谓“大道至简”;“便”是可以就地取材以及所施手法方便,所谓“天生万物,无一非药石”之谓;“廉”是中医治疗费用少,中药价廉物美,往往是现代医学治疗费用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验”则是中医疗效好,几十年来中医治疗乙脑、流行性出血热、SARS、艾滋病就是证明。又如,作为中医重要组成之一的推拿按摩,它就十分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医独有非药物疗法,以世界1%的卫生费用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就是明证。美国总统医疗顾问方励培先生说,中医介入医院治疗后,住院时间减少一半,费用减少一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WORLD HEALTH REPORT》和官方汇率计算,2001年,占全球人口21.0%的中国消耗的卫生总费和占世界总额的2.1%,而占全球人口11.4%的西方七国集团消耗了世界卫生资源的77.0%。虽然中国人均卫生资源消耗量与以达国家有天壤之别,但我国人均寿命却与他们不相上下,一个基本原因是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西医医院医疗费用相比,中医药费用平均每人次为125.73元,西医药费用为180.61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人次西医药费用均高于中医药费用。全国3991项医疗收费项目中,中医仅97项,且定价低,有些甚至低于成本。前几年有记者曾去北京某医院挂过专家号,费用是200元,而在北京医科大学的国医堂里,坐诊的专家许多都是博士生导师级的人物,但每次的诊费却只有区区的15元。 第七、 中医学有着独特理论优势。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对生命复杂现象及其规律作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在疾病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从整体上认识患病是邪气胜正气衰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失衡所造成的;在治疗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整体调节人体功能失衡状态以及未病养生的预防思想、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组织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在医学观上,中医认为医学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生态的综合医学模式。总之中医学的世界观、生命观是众所周知的整体恒动观。 首先,中医的医学哲学优势。中医的整体观与现代生物全息论、系统论不谋而合,表现出哲学上的优势。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哲学优势所在,这个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所以强化“道在于一”,是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2、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中医发展史表明:古往今来的中医学家都没摆脱哲学对他们的支配,这是把握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关键。各种卦的变化起源于阴阳的对立,阴阳刚柔作用的发挥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这种哲学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的指导就没有医学的成功。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已经意识到,非线性复杂系统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求解问题的方式,是处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种跨学科方法论,这就反证了中医强调的整体观、系统论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所在。 其次,中医的研究方法优势。对偶统一格局式的多层次研究是中医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医家的学术思想和风格都反映在其对偶统一的格局之中。中医传统研究方法早就寓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一些基本逻辑方法于其中,而且尤其重视逻辑推理的作用。中医在其研究方法上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用归纳法把许多分处的现象,或者一些状态归纳总结,这就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2、近400多年的现代历史中,还原论思想及其还原研究方法,认为整体性能是组成部分性能的机械相加,生命的高级运动可以还原为低级运动,生命和疾病的现象完全可以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清楚。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原论及其研究方法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而富含生物全息论、系统论内容的中医药学却显示出优势。 最后、中医的研究思路优势。科学理论应当具有客观真理性、全面性、系统性、逻辑性等基本特征,中医的理论体系就具有以上特征。其一,中医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并且是可重复的。其二,其理论能从普遍现象出发,整体而客观反映人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尤其是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其三,中医理论的论证和推理方法是合乎逻辑的,它强调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理、法、方、药一体。 三、中医现状——外强中干、处境堪忧 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中医治愈了无数的疑难杂症,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到了今天,在健康领域,她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以其卓著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近几年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好像全世界都在大唱中医药发展之歌。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中医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在“中西结合”声里,在所谓的“中西并重”下,中医表面似乎大发展、欣欣向荣,可实际呢?中医却是危在旦夕! 一、废除中医呼声不断。自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在1879年发表《废医论》,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开始,就一直有废除中医的争论。在中国百年历史中,关于中医的存废问题,有过3次大规模的争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建国初期中医科学化之争。在反对中医者当中甚至有很多知识界的文人,象鲁迅、梁启超、郭沫若、严复、李敖等等。2006年初,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及在网络上发动“取消中医”的签名,因此引起了医学界网络时代的中医存废的争辩。2006年10月30日的新浪网刊登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路琰对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一篇访谈。何祚庥表示中医理论落后,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这套理论是不科学的。曾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方舟子在2007年所作的新书《批评中医》中提出:中医理论体系不是科学,它与现代科学思想、方法、理论、体系格格不入,应该彻底地否定、抛弃。 二、中医已沦为西医陪衬。在所谓的“中西并重”下,全国几乎每个县都办了中医院,可泱泱大国又有几家中医院不是西医为主、中医搭配呢?现在,每二十家医院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医院;每二十家个体诊所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诊所。中医队伍,解放几十年仍然和解放初期的30万人差不多,而西医2000年就已达157万人。面对全国中医院如此尴尬的处境,国家的政策实难敌市场的选择。国家扶助中医医疗机构的经费虽然逐年递增,但直到2001年国家单列的中医机构基建经费也只有3500万,而全国县级及县级以上中医院有2000多家,仍然是“僧多粥少”。2002年国家卫生事业费为371.68亿元,占国家总财政支出的1.69%,但中医事业的费用仅有31.33亿元,不到卫生事业费的10%,仅占国家财政支出的0.14%。再者,在全国中医院里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对于其是否赢利则并不寄于多大希望。虽然中医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中医在其些方面尚显局部的繁华,但是,如果我们依然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终有一天,中医会沦落成为一种普通的民俗疗法,然后,渐渐地、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 三、中医人才严重短缺。近百年中医的继承发生断层,许多民间医师丧失了祖辈的行医资格,许多珍贵的秘方随着持有人的离世已经失传,还有的正处在失传的边缘。再看中医教育,中医没有现代科学那样的通透性,必须靠学生个体自身去用功,因此师徒传承就显得必不可少。但是,现在严重西化的教育模式则中断了这个过程。不少老中医哀叹:“辛辛苦苦五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时至今日,老中医的东西绝大多数没人继承下来,随着一大批老中医的离世,许多中医绝技都被带进了黄土,使新一代中医的水平远不如老一辈,并且还一年比一年差,使现在确有真才实学、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中医越来越少,使老百姓现已很难找到真正的好中医了。在医院里,一方面,由于看中医的患者日渐稀少,中医业务难以为继,许多正值年富力强、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从业人员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国家还在大批地培养新人。相当多的学员毕业后难以就业,或从事医药保健品推销、或到健身娱乐中心去做按摩,由于此类工作并不稳定,许多人最终不得不弃医从商,另谋它就。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