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民营医疗寒冬到来 如何应对?
作者:柳默潮  文章来源:医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7-22 17:17:2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10年的时间让资本认识到医疗服务行业似乎是一个排斥资本,只有播种没有收获的行业。10时间对于资本的学习周期不算短,对于一间医院的发展和医改的进程则是弹指一挥间。医改进程之艰难,从时间上大幅落后于其他行业改革这一点上可见一斑。

视线的另一边,无论是国家推动的医改,还是互联网大佬们试图对于医疗行业的“颠覆”,都在遇阻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互联网医疗的口号都从“颠覆医疗”转变为“拥抱医疗”,无论互联网新贵、还是非公医疗,在医疗服务的探索布局中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监管-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医保支付”的链条坚固异常。无论是单独一点在支付层面使劲的商保或HMO模式,在医生层面使劲的医生集团,在医院层面使劲的私立医院,或是在客户层面发力的线上问诊,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只有补充现有体制,助力医改、助力公立系统发展,或与现有体制资源错位、相互补充的经营思路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另一方面,在由“政府监管-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医保支付”,这四个巨无霸组成的坚冰体制下,国家将医疗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畴,公立医院以较低的定价和医保的支付奠定了市场的整体定价水平和补贴机制,大幅压缩了非公医疗服务的市场空间。

以上两个原因使得非公医疗的市场空间被大幅压缩。此时对于非公医疗来讲最重要的议题是选择其“市场定位”。目前看基本上有两种定位思路,一是规避型定位:在一些公立不易操作的、有差异化特性的、或相对边缘的领域进行布局(妇儿、医美、体检、眼科、口腔、康复、诊所、基因检测等),二是补充型定位:在一些助力医改与公立互补互促的细分领域中发展(康复、智慧医疗、线上医疗、AI辅助、医疗学术培训平台等,当然传统的医药、设备、信息化、渠道也属于支持公立发展的类别,但不属于医疗机构)。

大部分的非公医疗机构都属于第一类定位,公立与非公定位看似不同,但在很多情况下,患者仍然是直接比较二者的价格、技术、服务、品牌、位置与可及性等各类因素的,而在这些方面公立三甲基本可以碾压一般的非公机构,特别是在医疗丰富的地区,无论是人才、技术、教学科研,还是原来私立引以为傲的环境、服务、内部管理,这使得非公医疗机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始终认为资本布局单体医疗机构,是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单体机构的收益回报上的。在未来的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中,医疗机构(也包括与医生的连接)作为医疗版图中的中枢神经和流量入口、连接器,是核心资源的掌握,是作为未来科技、AI数据化的重要试炼场,甚至是整个生活服务模式下的核心支柱之一,会在大健康变革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价值。

作为身在其中的医疗人,我们不禁要问,在面临着被公立巨无霸大幅压缩的市场空间中,非公医疗将如何过冬?非公医疗在获取优质医生上面临着极大困难,土地的区位差、覆盖人流不足而成本高,牌照的限制多,品牌差距大导致民众信任感差距大,同时公立三甲所建设的新院从设备、设施、环境、信息化角度都相比一般非公机构占据绝对优势,似乎非公机构仅仅在动员效率上、灵活性上和市场敏感度上尚有一些优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如何利用我们的比较优势,打造属于非公医疗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未来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如何应对以上的困局,让我们先从目前医院的两个特质讲起。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