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2021年中 医医师资格考 试辅导材料:《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的主要特点重点及常考题解释
|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概念: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失血过多,新生之血不及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缺乏,化源不足,或化生血液功能减退;或肾脏精气虚亏,髓虚,精血不能互化;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以致营血暗耗等所致。
表现:多出现全身或局部营养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等证候,可见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眩晕眼黑,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
2.血瘀
概念:指血液循行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滞而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行迟慢;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于血分,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灼血津;或因外力扭挫,伤及脉络;或产后恶露不下、不净等,均可致瘀。
表现:血瘀则气滞,血瘀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气血不通,则发作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得寒温而不解;血瘀病变发展,积久凝结而成瘀血,可形成肿块,同时并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症。
3.血热
概念: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血液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邪热入于血分;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热,内火炽盛,郁于血分; 或阴虚火旺等所致。
表现:血热病变,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症状为特征。可见身热,夜间为甚,舌质红绛,口干舌燥,甚则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量多,脉数等症。此外,血热则心神被扰,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
4.出血
概念: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所致。
表现:可见吐血、衄血、尿血、皮肤斑疹、月经提前量多等症。此离经之血不得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体内,则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则又可引发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则气随血脱,可引发全身功能衰竭。
(三)精气血失调
1.精与气血失调
主要表现为精气两虚、精血不足、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等病理变化。
2.气滞血瘀
概念: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运行滞涩或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伤,气机阻滞,影响及血;或因闪挫外伤,伤及气血,因而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所致。
表现:一般来说,气滞而血瘀与肝关系密切,血瘀而气滞则与心密切相关。气滞血瘀并见,可见胀满疼痛,瘀斑,以及积聚癥瘕等病证。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久则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症。
3.气虚血瘀
概念: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形成: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病证,以及气虚血滞的肢体不用等病变。且在老年病中,气虚血瘀,更应注意。
表现:多见惊悸怔忡,喘促水肿,或肢体瘫痪、痿废等证。
4.气不摄血
概念:指因气虚不足,统摄血液功能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脾气虚损,统摄失司所致。此外,诸如肺气、肝气、胃气、肾气虚亏,亦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表现:可见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并可伴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脉虚舌淡等气虚之象。
5.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急剧脱散,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外伤失血,或呕血、便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急剧大出血等所致。
表现:可见出血量多,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则晕厥,或见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欲绝等症。
6.气血两虚
概念: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机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所致。
表现: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因气虚,血液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气血两虚病证,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形体瘦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肢体感觉障碍,或肢体痿废不用等症。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概念:指机体津液亏少,致使脏腑、形体、官窍、皮毛失其滋养、濡润和充盈,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外感温热或燥热之邪煎灼津液,或邪热内生,如阳亢生热,或五志化火耗伤津液;或大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及大面积烧伤等耗伤津液;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而伤津;或体虚津液生成不足,或久病耗伤等,致使津液亏耗而发病。
表现:伤津为主,可见口渴引饮,口、鼻、皮肤干燥,目陷螺瘪,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甚则转筋等症。伤液为主,则可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欲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其则动风而见肉陶,手足震颤、蠕动等症。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概念: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和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某一局部,导致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的病理状态。津液的排泄障碍,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为汗、尿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于体内,或外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形成:津液的输泄障碍,主要与脾、肺、肾、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并受到肝失疏泄病变的影响。多由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或肺失宣降;或肝失疏泄,气滞而水停;或肾的蒸化功能减退;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之气化障碍,水液贮留于体内所致。
表现: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其病理表现有三:一是湿浊困阻,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胀便溏,苔腻等症。二是痰饮凝聚,滞留于机体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发作恶心呕吐;痰浊上犯,清窍不利,则眩晕昏冒;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若饮邪为病,则可见饮停胸胁,发为“悬饮”;饮留于肺,发为“支饮”等病证。三是水液贮留,多由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因而水液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则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证。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概念: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贮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痰饮水湿病变发展,影响气机通利所致。
表现: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阻遏心气,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以致清气不浊气不降,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导致经脉气血阻则可见肢体沉重胀痛等症。
2.气随津脱
概念: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以致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故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表现:气脱则全身机能突然衰竭,可见面色苍白,神昏晕厥,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甚则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
3.津枯血燥
概念: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而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而致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等所致。
表现:可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等症。
4.津亏血瘀
概念: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滞涩不畅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烧伤,或大汗出,或吐泻等因素,大量耗伤津液,致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阻滞不畅,从而导致血瘀等所致。
表现:多在津液不足基础上,又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症。
5.血瘀水停
概念:指因血脉瘀滞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血瘀而津液环流不利,或血瘀而致气滞,气滞则津停为水等所致。
表现:多在血瘀基础上,兼见下肢、面目浮肿等症。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概念:又称“内风”,即肝风内动。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阳盛,或因阴虚,或血虚,或热极伤及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病理状态。故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形成及表现:主要有如下五类:
一是肝阳化风。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肝风内动。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唱斜,重则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二是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由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
肝经,筋脉失其柔顺,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三是阴虚风动。多因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则变生内风,即虚风内动。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症。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四是血虚生风。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五是血燥生风。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予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二)寒从中生
概念: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积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累及脾肾,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所致。
表现:一是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自生,可见虚寒及血脉“收引”之症,如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虚气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退,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等积聚或停滞。可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为水肿等病证。
(三)湿浊内生
概念:又称“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过食肥甘,嗜酒或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素体肥胖,或喜静少动,或情志抑郁,以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因而水液不化,聚而成湿所致。湿浊内生亦与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有关。
表现:常随湿浊阻滞部位不同而异。如湿浊留滞经脉之间,则可见头昏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纳呆,口腻或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
(四)津伤化燥
概念: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津少;或温热病变热盛伤阴耗津等所致。
表现:内燥病变以肺、胃、大肠为多见,可见津液枯涸及阴虚内热病证,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如以肺燥为主,则应兼见于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则胃阴痘亏,可伴见舌光红无苔;如若肠燥,则应兼见便秘等症。
(五)火热内生
概念:,又称“内火”、“内热”。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结,郁久化热化火,或病邪郁结,从阳化热化火,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形成: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阳气过盛化火,即病理性的阳气亢盛,称为“壮火”。又称“气有余便是火”。二是邪郁化火,如外感风、寒、燥、湿等病邪人里,郁结从阳化热化火,或痰饮、瘀血、结石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三是五志过极化火。四是阴虚火旺,多由津液亏耗,阴气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
表现:凡阳盛、邪郁化热化火及五志过极化火,多为实热实火,可见高热,午后潮热,面红目赤,尿赤,便干,唇舌生疮等症。若属虚火,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等症。而阴虚火旺,则其火热征象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可见虚火上炎的牙痛、咽痛、齿衄、颧红升火等症。
六、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
指某一部位的病变,可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从而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
(1)表里出入:包括表病入里、里病出表。
(2)外感病传变:包括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
(3)内伤病传变:包括脏与脏传变、脏与腑传变、腑与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
2.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包括由寒化热、由热转寒。
(2)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
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一般来说,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
2.病邪因素
一是疾病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则阳邪传变较快、阴邪传变较慢、疠气传变急速。另外,邪盛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较慢。二是不同病邪,其伤人途径不同,病位传变途径亦有较大差异。三是病邪从化主要由体质因素决定,但病性变化与病邪属性亦有一定联系。如燥为阳邪,易从热化;湿为阴邪,易从寒化等。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一是地域因素长期作用,形成不同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差异,从而影响疾病的传变。二是时令气候对疾病传变的影响。
4.生活因素
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主要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传变进程。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