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维脉,奇经八脉考-阳维脉。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奇经八脉考-阳维脉,主要介绍“奇经八脉考-阳维脉”">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中药饮片 药店销售大放开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纪检][组图]多校发文:彻底清理 | |
[评论]河北日报通讯:“不拘一格 | |
[调查]女子冒充宁波某医院医生直 | |
[方药研用]理气三“香” 味辛散结 | |
[学术经验]张静生补脾益肾升阳治重症 | |
[名家医案]林毅辨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 | |
[疾病预防][组图]广州市监测发现两例 | |
[社会][图文]纪委通报:操纵招标 | |
文章导读:奇经八脉考-阳维脉 |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 。(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二阳之间)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 。(在章门下八寸,监骨上陷中)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 。(在肘上七寸,两筋罅陷中,肩 下一寸)过肩前,与手少阳会干 会、天 。( 会在肩前廉,去肩端三寸宛宛中。天 在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跷于 。(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在耳后发际陷中)上脑空、(承灵后一寸半。夹玉枕骨下陷中)承灵、(正营后一寸半)正营、(目窗后一寸)目窗、(临泣后一寸)临泣。(在瞳人直上,入发际五分陷中)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眉上一寸,直瞳人相对)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本神直耳上入发际中)凡三十二穴。
二维为病
越人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又曰: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溶溶,缓慢貌)
张洁古曰: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营为阴,主里,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阴阳相维,则营卫和谐矣;营卫不谐,则怅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何以知之?仲景云:病常自汗,是卫气不与营气和也,宜桂枝汤和之。又云:服桂枝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此二穴,乃阳维之会也,谓桂枝后,尚自汗发热恶寒,其脉寸浮尺弱而反烦,为病在阳维,故先针此二穴。仲景又云: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桂枝汤主之。
又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三阴之交。太阴证则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证则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主之。
李濒湖曰: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寒热之证,惟二经有之,故阳维为病亦苦寒热。盖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邪气在经,内与阴争而恶寒,外与阳争而发热。则寒热之在表而兼太阳证者,有汗当用桂枝、无汗当用麻黄;寒热之在半表半里而兼少阳证者,当用小柴胡加减治之。若夫营卫 卑,而病寒热者,黄 建中及八物汤之类主之。洁古独以桂枝一证属之阳维,似未扩充。至于阴维为病主心痛,洁古独以三阴温里之药治之,则寒中二阴者宜矣,而三阴热厥作痛,似未备矣。盖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故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之气上冲而然。暴痛无热,久痛无寒,按之少止者为虚,不可接近者为实。凡寒痛,兼少阴及任脉者,四逆汤;兼厥阴者,当归四逆汤;兼太阴者,理中汤主之。凡热痛,兼少阴及任脉者,金铃散、延胡索散;兼厥阴者,失笑散。兼太阴者,承气汤主之。若营血内伤,兼夫任、冲、手厥阴者,则宜四物汤、养营汤、妙香散之类。因病药之,如此则阴阳虚实,庶乎其不瘥矣。
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脉也,动苦肌肉痹痒,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颠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宜取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乃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又曰:寸口脉,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脉也。动苦癫 僵仆羊鸣,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痹痒,应时自发汗出,恶风身洗洗然也。取阳白、金门、(见前)仆参。(见阳跷)
濒湖曰:王叔和以癫 属阴维阳维,灵枢经以癫 属阴跷阳跷,二说义异旨同。盖阳维由外踝而上,循阳分而至肩肘,历耳额而终行于卫分诸阳之会;阴维由内踝而上,循阴分而上胁至咽,行于营分诸阴之交。
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股外,至胁肋肩 ,行于一身之左右,而终于目内 ;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股内、阴器,行于一身之左右,至咽喉,会任脉,而终于目内 。邪在阴维、阴跷,则发癫邪;在阳维、阳跷,则发 。 动而属阳,阳脉主之。癫静而属阴,阴脉主之。大抵二疾当取之四脉之穴,分其阴阳而已。
王叔和曰: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
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其脉如贯珠者,男子两胁下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有疮状。
素问腰痛论曰: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与太阳合 间,去地一尺。
王启玄曰:阳维起于阳,则太阳之所生,并行而上至 ,下复与太阳合而上也。去地一尺,乃承山穴也。在锐之下,分肉间陷中,可刺七分。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 ,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王启玄曰:肉里之脉,少阳所生,阳维脉气所发,绝骨之后,阳维所过分肉穴也。在足外踝直上绝骨之端,如后二分筋肉分间,刺可五分。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拂拂然,甚则悲以恐。
启玄曰:此阴维之脉也,去内踝上五寸 分中,并少阴经而上也,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一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筑宾穴也。甲乙经云,太阳之络,别走少阴者,名曰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