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中药饮片 药店销售大放开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纪检][组图]多校发文:彻底清理 | |
[评论]河北日报通讯:“不拘一格 | |
[调查]女子冒充宁波某医院医生直 | |
[方药研用]理气三“香” 味辛散结 | |
[学术经验]张静生补脾益肾升阳治重症 | |
[名家医案]林毅辨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 | |
[疾病预防][组图]广州市监测发现两例 | |
[社会][图文]纪委通报:操纵招标 | |
文章导读:内经博议-卷之二 脉法部-胃脉论 |
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汗腐。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以下五节)
人自有生而后。全藉谷气为养。故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死。可见平人之常气禀于胃。无胃气则死也。经曰。饮食入胃。脉道乃行。又曰脉得食即高。故知脉道之行。必待此而起。夫脉者气血之府。精神之舍。而胃气者。乃精气神三宝之神粮。而营卫之渊源也。其气流营溢卫合精。而行神于脉。虽五脏各禀。四时各正。有必见必应之时。而于人之保合太和。必以胃气为本。是五脏四时。皆必待此而得其平也。故辨脉必先辨于胃脉。胃脉者和而大。搏而有力。于三阳则搏而勿浮。三阴则搏而勿沉。虽本五脏应四时。而不受五脏四时之沮抑裁损。此所谓平人之元气元神也。昌大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使五脏之正气。得以主时而奉令。故肝得主春而脉弦。心得主夏而脉钩。脾得主季夏而脉 。肺得主秋而脉毛。肾得主冬而脉石。而皆曰微者。正以明胃气之充壮鼓行。使五脏外循天令。而得以其和者主之也。其于五脏皆曰藏真者。盖谓五脏所藏之本真气也。真气之本。虽起于先天所禀之阴阳。而不得胃气。则不能充之壮之以为真。故五脏所藏。而能散能濡能高能下能通者。皆赖胃气之聚精待用。而五脏始得行其职事也。肝藏筋膜之气。心藏血脉之气。脾藏肌肉之气。肺行营卫阴阳之气。肾藏骨髓之气。其各得赡举以固生身。以奉天令。皆胃气之常充常行耳。故必胃多而微见弦钩 毛石者为无病。稍有衰飒。则弦钩等多见而胃少矣。夫弦钩等脉得四时而见。何尝非五脏之正。而胃气不胜。遂成脏病。况此五脉之单见耶。单见则胃绝。而真脏之脉见。故曰死也。至若春之胃而见毛。毛与弦反。而乃见之于春。是胃不能相为于肝以存弦令。而反受克于毛。则胃之衰败已征矣。而曰至秋病者。前此春夏三阳得令。尚能扶我至秋。则胃不能胜而为病也。若毛甚则胃家之太和已戕。命曰今病。即今已不能掩其恶也。夫人之生。天地合德。得阴阳五行之全。然自孩提毁齿以来。天癸未至。肾元弗充。要有待于后天之谷神以充之。故持之又久。而后先天之元气以昌。精神之运量以足。皆胃气也。自中焦出营卫以行隧道。谓之经气合元气而积于胸中。谓之宗气。是故巨阳谓之主气。此气之至。能先天而天弗违。故入五脏为藏真。使总摄五官百骸。能后天而奉天时。故历四时五运司天之令。以为之应而无忒。是以胃气之脉。为人之主。自有不为四时五脏之气所掩者。内经首提而言之。此脉家根本第一义。而东垣丹溪诸公。竞谓其和如春风杨柳。不知此特为春胃微弦之一喻耳。若微钩微石。尚有所不能喻也。至于微 。更有妙义。胃本不 。以长夏湿土主政。蒸其溽气。火湿相搏。使正气不能高举。故其象为 ,然正唯微 。则胃气之壮可知。此正所谓在三阳则搏而勿浮。三阴则搏而勿沉者。胃气之实象也。知此则知真藏见而主死之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