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大全 >> B >> 正文

白石英丸

  • 文章导读:

    白石英丸

    目录
    “白石英丸”在《千金》卷十七
    “白石英丸”在《圣惠》卷二十六
    “白石英丸”在《圣惠》卷三十八
    “白石英丸”在《圣惠》卷九十八
    “白石英丸”在《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千金》卷十七:白石英丸

    【处方】 白石英(一作白石脂)2两半,磁石2两半,阳起石2两半,苁蓉2两半,菟丝子2两半,干地黄2两半,石斛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栝楼根1两,巴戟天5分,桂心1两,人参1两,蛇床子半两,防风5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养肺气,补益元气。主肺感寒邪,咳而鼻塞,唾浊涕,语声嘶破,洒浙恶寒。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30丸,酒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中磁石专解石英,阳起石之慓悍,地黄专助菟丝、苁蓉之滋精,防风专鼓人参白术之益气;石斛专辅巴戟之强阴,栝楼根专化桂心之辛热,五味子专收蛇床之燥烈。用药之奥,全在配合得宜,不可拘于药性,或随佐使,或相反激,或用和解,或寒因寒用,热因热用,或补中寓泻,泻中寓补,或寒热交错,补泻杂陈种种,各具至理,非熟擅《金匮》、《千金》之法者,难以语此。

    【摘录】 《千金》卷十七

    页首

    《圣惠》卷二十六:白石英丸

    【别名】 阳起石丸

    【处方】 白石英2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阳起石3两(细研,水飞过),熟干地黄3两,石斛2两(去根,锉),五味子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去皱皮,炙干),石南1两,菟丝子1两(酒浸3宿,晒干,别捣为末),五加皮1两,胡麻1两,巴戟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蛇床子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助阳气,补不足。主虚损乏力。

    【用法用量】 阳起石丸(《圣济总当》卷一八七)。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页首

    《圣惠》卷三十八:白石英丸

    【处方】 白石英5两(炼成粉者),生干地黄2两,白茯苓2两,人参3两(去芦头),天门冬5两(去心,焙),地骨皮2两。

    【制法】 上为末,入石英粉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五劳七伤,羸瘦,体热心烦,小便不利,夜多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煎黄耆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八

    页首

    《圣惠》卷九十八:白石英丸

    【处方】 白石英5两(打碎如小豆大,以牛乳3升、水5升相和于银器中,慢火煮石英,以乳水尽为度。取出用井花淘挑,晒干,细研如粉),黄耆3两(锉),人参3两(去芦头),巴戟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肉苁蓉3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牛膝1两(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吴茱萸1两(酒浸7遍,焙干,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斛1两(去根,锉),五味子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

    【制法】 上为末,与石英相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五脏,利四肢,益颜色。主虚损,下元风冷,上焦虚热。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石英浸酒送下。

    【注意】 忌生冷、牛肉、豆豉。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页首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白石英丸

    【处方】 白石英(别研)2两,芒消(别研)2两,凝水石(别研)2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人参3两,地骨皮3两,泽泻3两,苦参3两,甘草(炙,锉)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

    【制法】 上10味,除别研外,捣罗为末,合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渴经年,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页首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