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 [中医]中药饮片 药店销售大放开 |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 [评论]河北日报通讯:“不拘一格 |
![]() | [调查]女子冒充宁波某医院医生直 |
![]() | [方药研用]理气三“香” 味辛散结 |
![]() | [学术经验]张静生补脾益肾升阳治重症 |
![]() | [名家医案]林毅辨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 |
![]() | [疾病预防][组图]广州市监测发现两例 |
![]() | [社会][图文]纪委通报:操纵招标 |
![]() | [全草类][图文]防风草 |
文章导读: |
【处方】 白矾2钱(飞过),黄丹3钱(炒紫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驴马汗入疮。
【用法用量】 涂患处;如干,油调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七
【处方】 黄丹(煅)3钱,白矾(枯)3钱,龙骨3钱,寒水石3钱,乳香3钱,木香(不见火)3钱,黄连3钱,黄芩3钱,槟榔3钱,腻粉3钱,脑子少许。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敛疮口。主
【用法用量】 随疮干湿用之:干则用温盐汤洗;湿净干,却掺其上。用不可太早,须脓血去净临好方用。
【摘录】 《得效》卷十九
【处方】 黄丹半两,白矾1两,川升麻1分(末),细辛1分(末),麝香1钱(细研)。
【制法】 先研白矾、黄丹为细末,于生铁铫子内炒如火色,取出,于地上用纸一重衬,以物盖之出火毒,1宿后,入川升麻等3味,为细散。
【功能主治】 牙齿历蠹色黑。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掺于患处。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 黄丹3两(炒令紫色),枣肉30枚(捣为1块,用纸紧裹,大火烧令赤,候冷取出),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休息痢诸药无效,赤白痢,水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赤白痢及水泻,每服半钱,粥饮调下。
【注意】 忌油腻、冷物。
【摘录】 《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 黄丹1两,胡粉1两,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泽泻3分,石膏1两半,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白石脂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消渴饮水过多,烦热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 白矾1钱,龙骨1钱,黄丹1钱,麝香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丹肿。
【用法用量】 先以绵杖子拭耳内令净,后用纸捻子蘸药人耳内
【摘录】 《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大方》
【处方】 黄丹3分(炒令紫色),栝楼根1两,前胡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泽泻半两,石膏1两(细研),赤石脂半两(细研),贝母半两(煨令徽黄)。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 消渴,心神烦闷,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 黄丹1两,白矾3分,芎䓖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阴痒,似有虫状,烦闷。
【用法用量】 以谷囊盛,纳阴中。虫当自出。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 黄丹半两,莨菪子半两,黄明胶半两,青州枣30枚(去核)。
【制法】 上药捣做1团,烧令通赤,放冷,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米饮调下,每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