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香港科大内地博士生自杀调查(组图)

  • 文章导读:

      校长亲自安抚学生情绪

      该帖子后面有大量跟帖,大多数科大的学生尤其是内地生群体,都对此有强烈质疑,认为校方在事件发生后的解释有失偏颇,“不能仅仅归咎于葛炜炜的个人性格因素”。

      记者从香港科技大学了解到,由于连日来校内学生的争论都十分激烈,该校校长朱经武于前日早上接连发出第二封致全校的英文公开信,信中表示将邀请全校学生参与一个公开的特殊座谈,校长和相关老师都出席,以更好地倾听和理解彼此,并帮助因为此事件而产生心理困惑的学生解决情绪问题。

      这场特殊的座谈会于昨日傍晚5时15分在学校礼堂内举行,到场的学生多达500多人。校长偕同校内数位管理人员出席,由于争论激烈,交锋尖锐,原定于举行至傍晚6时30分的座谈会一直至昨晚8时许才结束。座谈会结束后,与葛炜炜生前关系最密切的足球队成员学生,情绪激动地留下来继续与校长交流。

      校方强调,对葛炜炜事件表示万分沉痛,然而事件只是一桩独立事件,与其导师的行为以及学校的管理模式没有必然联系,并且将尽力不再让类似事件发生。同时,学校正在安排捐款事宜,很快会通知全校师生。

      至于葛炜炜的追思会,校方表示,需要等其父母到港后,征得他们同意再作安排。记者了解到,葛炜炜的老家在江苏南通,其父母前日已在家乡办妥赴港手续。昨日,葛炜炜的母校南京大学派车把其父母接到南京,将于今日抵达香港,随后将视其父母的意见,在校内召开葛炜炜的追悼会。

      导师“甩手”成争议焦点

      “除了抑郁症外,难道学校就没有责任了吗?葛炜炜导师的行为对他的自杀有多大影响?”在昨晚的座谈会上,这是在场学生向学校提出质疑的最大焦点。

      一名在科大就读的博士向记者透露,在科大的BBS论坛上,曾出现一名为“gifter”的网友所发的帖子,其中透露葛炜炜的导师近日将赴美国的消息,并表示其所带的学生只能“转别的研究方向或者跟去美国,再不然,就自己去工作吧”。

      “去美国,意味着在科大这几年白白损耗,还需要再读五六年。”该帖子还指出,葛炜炜曾告诉他,自己这个专业不太好找工作,他有很多的师兄都转行了,去咨询公司或者保险公司了。他投了几个月的简历,面试机会寥寥,他还应聘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见习管理员的职位,甚至把自己的学历写低了些,却依然得不到面试机会。

      “化学专业和文科专业不一样,如果导师离开,课题就做不下去了,只能换导师或者退学以硕士毕业。”在科大就读文学博士的张简告诉记者,葛炜炜的压力也许由此而来。同时,记者还获悉,就读到三年级的葛炜炜在最近的博士资格考试中被导师评为“没过”,这样等于他将失去开题写毕业论文的资格,有可能因此被导师劝以“退学”。

      然而,在昨日的座谈会上,葛炜炜的导师徐兵却没有到场,与葛炜炜“同门”的学生也无一人到场。昨日,校方向记者确认了葛炜炜博士资格考试没考过的传言,但是却否认徐兵将离职赴美,指徐并没有打算离开科大,也未向校方提出申请。目前徐兵已从江苏回到香港,但是由于极为难过,无法出席座谈会。在科大校园内悼念葛炜炜的大字报下,摆放着徐兵携名下学生共同敬送的花篮。

      学生直指学校管理模式

      记者发现,葛炜炜本人有撰写博客的习惯,也许出于对母校的怀念,他的博客选择在南京大学的网站上撰写。从博客内容中,可以看出他在香港高校的学习生活和情绪状态似乎都存在相当大的压力。距离其寻死日期最近的一篇博客题为“看不见的春天”,上文摘录的一段话显示他对自身学业的高度重视和失落。在此前的一篇博客中,他又透露,“老天似乎已经习惯了在我感觉很好时给我当头一棒,导师的批评,杂志的退稿,实验的失败,感情的离去,总是不期而至,给我迎头痛击。”

      一篇追悼葛炜炜的帖子透露,“目前在科大的研究生大部分是内地来的,加上语言障碍,其难度可想而知。”“他的导师要跳槽,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怎么处理手下的学生,这个不光是导师责任感等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跟导师的关系非常关键。校方规定助理教授如果6年内不能升为副教授就得被辞退。“导师的压力肯定会传递到学生身上,为了保证自己和团队的利益,如果导师觉得这个博士水平不高,是可以劝其改授硕士学位甚至劝退。”“同学们不会只责备导师,大家比较共同的意见是如果遇上特殊情况,学校有一定的制度来表示对学生的协助。比如这次事件,如果学校能给葛炜炜提供更多继续研究学业的可能,他也许就不会只看到绝路了。”

      据悉,目前全港共有约6000名研究生,当中逾半为非本地生。然而由于缺乏研究机构,高学历人才出路问题值得关注。

      我是否太急切了,或者说太功利了?使得我自己变成了一个看不见春天的盲人?我是否太看重这个Ph.D(注:博士)学位以至于只顾着向前狂奔?实验室,宿舍,加上间或的街市超市,差不多已经变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我当然知道成功需要努力需要付出,但是不是这就意味着我就应该放弃生活的其他部分?

      ……

      在我放弃了春天的同时,春天也放弃了我。

      ——摘自葛炜炜网志

      《neverworried——一蓑烟雨任平生》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