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神医“一针灵”多年不换针头,河南安徽168人染丙肝

  • 文章导读:

     

      >>调查

      神医“一针灵” 多年不换针头

      据涡阳县马店镇大丁村杨姓村民介绍:“吴文义今年60多岁,是个村医,治发烧拉肚子‘一针灵’,打一针一二十元钱,病就好了,方圆20公里的人都找他看病。我从没看过他打针换针头,开的什么药也不知道,他每次都好神秘地在后堂配药,搞不清什么成分。有几次我去后堂想看看,都被他轰了出来。”

      许多丹城镇居民反映,村医吴文义在当地很有名气,相当“神”,特别是治疗发烧拉肚子,只要静脉推注一次,再吃点药很快就能痊愈。大家都叫他“一针灵”,他从来不换针头,有村民要求换针头还会被他呵斥。

      丹城镇一名李姓村民说,“我的孙子只有一岁多,平时都在他那儿打针,从来没去过其他诊所和医院。这次查出来是丙肝,因为年纪太小,省内医院都不敢收治,只能到北京去住院。吴文义注射的药水、配的口服药都不知道是什么成分,他从来不许病人看。”

      吴文义行医的诊所有上下两层楼,诊所装修一新,上面悬挂着马桥镇沈楼村卫生所的牌子,负责人是吴少华,只有他一名村医,昨天不在诊所。当地百姓透露,这个诊所刚刚装修,牌子是新挂的,以前没有挂牌,也比较简陋,卫生条件差,因为坐落在苗浅自然村,大家就称之为苗浅卫生所。吴文义是吴少华的父亲,在这里给人看病。

      永城市卫生局副局长左玉安说:“接到涡阳县卫生局通报后,我们初步调查,吴文义不是村医,没有在市卫生局备案。丙肝感染是否由该诊所引发,还需要调查和证据。”

      >>链接·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性分布,传染性很强,一旦感染很难治愈。据介绍,丙肝传播途径只有3种: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回应

      安徽切断传播途径

      河南出事诊所合法

      涡阳县卫生局副局长李健说:“一接到丙肝感染报告,我们立即采取了筛查和防疫应急行动,也向河南方面发出了公文,要求彻查传染源。”

      据介绍,感染发生后,涡阳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丙肝感染防控领导小组。县卫生局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立即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加强对确诊患者及时治疗。同时,县卫生局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安全注射、消毒隔离等培训和监督检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对丙肝防控的健康教育宣传,积极进行舆论引导,提高当地群众的防范意识。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目前,涡阳县丹城镇丙肝感染情况平稳、社会稳定。

      涡阳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透露,27日上午,安徽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已将采集到的样本带到合肥检验。目前,亳州市疾控部门已经组织专家对16个行政村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

      安徽省卫生厅新闻发言人冯立中说:“根据群众反映以及我们的初步调查,目前推测此次丙肝感染可能是河南永城这家诊所所致。但是最终的结果需要医学检测支撑,即患者体内的病毒样本与诊所针头或药品上的病毒样本一致,或者是安徽与河南两地患者的病毒样本一致且都有在诊所就诊经历。”

      昨天下午,河南省卫生厅对这一事件回应说,接到安徽省关于涡阳县丙肝感染事件的通报后,因安徽方面调查怀疑与永城市马桥镇一诊所不规范注射有关,根据厅领导指示,河南省卫生厅立即组派由省卫生厅应急办周勇主任和厅监督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刘宏兆带队,监督、疾控、院感等各类专家组成的调查组赴永城市调查核实情况。

      调查组到达后,通过与相关人员座谈、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针对通报反映的疑似医源性感染等问题,调查组深入马桥镇沈楼村卫生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村卫生所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合法性;药品及输液器、注射器等卫生材料采购渠道和使用情况;静脉注射的规范性等问题。经查,该诊所为通过规范审批的合法诊所。初步查实,今年以来,当地在该诊所内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共151人,目前正进行逐一拉网式调查和流调,已采集其中41人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即日将做出调查结论。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