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药物本草著作 >> 本草经解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本草经解-卷二 草部下-白蒺藜

  • 文章导读:本草经解-卷二 草部下-白蒺藜

           气温。味苦。无毒。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炒去刺)
           白蒺藜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降。秉火气而生阳也。主恶血者。心主血。肝藏血。温能行。苦能泄也。症者有形可征也。有形之积聚。皆成于血。白蒺藜能破之者。以入心肝而有苦温气味也。痹者闭也。喉痹。火结于喉而闭塞不通也。温能散火。苦可去结。故主喉痹。乳难。乳汁不通也。乳房属肝。气温达肝。其乳自通。白蒺藜一名旱草。秉火气而生。形如火而有刺。久服心火独明。火能生土。则饮食倍而肌肉长。肝木条畅。肝开窍于目。故目明。木火通明。元阳舒畅。所以身轻也。
           【制方】
           白蒺藜同归身。治月经不通。同杞子、菟丝子。治肝虚。同五味、淫羊藿、杞子、海螵蛸。治肝虚阳痿。专为末服。治一切郁症。明二三十年之目疾。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